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要写述职报告的情况,总结这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有成绩也有过失,可以写一份述职报告,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村总支书记抓基层建述职报告8篇,感谢您的参阅。
村总支书记抓基层建述职报告篇1
市委会: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抓基层建工作述职如下,请予评议:
一、认真履行基层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
今年以来,我认真履行基层建工作责任制,从严落实一把手岗位职责,以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以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为重要载体,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着力打造关河建长廊升级版,基层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富民强县进位争先的组织保障不断夯实。
(一)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扎实抓好建工作任务落实。牢固树立不抓建是失职,抓不好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做到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事项亲自督促落实。今年以来,县委会8次专题研究部署基层建工作,听取4个乡镇和县直部门委建工作情况汇报,组织开展各(工)委书记向县委会或建工作领导小组、村(社区)组织书记向乡镇委会、支部书记向村(社区)总支委员会建工作述职评议,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坚持每月听取一次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建工作情况汇报,多次主持召开建工作领导小组会、组织工作座谈会、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推进会,听取意见,查找不足,及时研究解决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带头深入全县9个乡镇26个村(社区)、12个机关单位、5个企业、6个社会组织,调研指导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掌握实情,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统筹推进各领域建工作。
(二)以打造关河建长廊升级版为主线,着力抓基层打基础促建升级。坚持用服务型组织建设引领和推动基层建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关河建长廊建设成果,推动基层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制定出台《大关县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按照1年布局突破、2年全面铺开、3年规范提升的思路,围绕五好五带头目标,依托四级服务中心、站、点,采取独立建、挂靠建、联合建等方式,全县形成以县为民服务中心组织为龙头,9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支部为支撑,83个村(社区)组织为核心,849个村(居)民小组组织为辐射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体系,实现基层组织全覆盖。二是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针对全县梳理排查出来的16个基层软弱涣散组织,由我带头,明确1名县级领导联系指导1个基层软弱涣散组织,实行一对一挂点帮扶,调整充实12名村(社区)干部、11名县直机关组织负责人,使16个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实现了晋位升级。以整治软弱涣散基层组织为契机,选优配强795名村两委干部、152名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落实了待遇,有效解决组织班子软、民主管理乱、工作状态散等突出问题。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安居房建设指标分配、农村低保指标享受等工作中,广泛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让群众参与,听群众意见,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三是强化员。我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贯穿于员队伍建设全过程,加大员培训力度,每年县财政安排100万元员培训经费,督促干教委加大基层员干部培训力度,带头开展四级书记讲课活动,督促基层委管理好、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家文化大院、员活动室、远程终端站点一所一院一室一点的功能作用,经常性开展员,强化员性意识。四是加强员管理。严肃内政治生活,带头讲课、开展谈心交心,并以普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接受员监督。在实践活动中,聚集四风,狠刹歪风,广泛开展民主评议,全县8106名员中,评定为好、一般、差的员比例分别为47.99%、42.23%、9.78%,妥善处置不合格员80名。制定出台贯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21年工作规划实施意见,以零容忍态度反对腐败,查处了一批损害的形象和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处理干部29名,形成震慑,促进风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五是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带头落实三深入四联户制度,对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作出更加明确细致的规定,作为员干部年终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年终考核事项。县委带头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5户,为挂钩联系点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少于2个,为挂钩户办实事1件以上;每年住村蹲点不少于15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少于3天;参加劳动不少于5次,开展民情恳谈不少于3次,走访基层员和干部群众不少于45人,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5件。采取县委统筹、社区squo;配菜squo;、支部接单、员领责的方式,带头开展机关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全县82家驻区单位以2+1模式结对帮扶社区支部,1610名在职员1+1结对联系社区困难群众,为群众服务257次,解决群众困难201个。以廉政勤政建设为抓手,在全县30个县直服务部门开展四明白四满意挂牌承诺服务,深得群众好评。在机关组织推行三亮两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玉碗镇整合14个站所建立369为民服务中心,实行服务中心+代办点两级联动一站式服务模式,让群众办事少进一道门、少跑一趟路。
(三)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基层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一是配强队伍。选优配强乡镇委和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管好用好村(社区)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常务书记四支队伍,加大培养选拔力度,今年共选派82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2名大学生村官、58名常务书记夯实基层力量。二是建强阵地。制定出台《大关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三年规划》,在去年投入300余万元,新建了4个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今年整合455万元,新建、修缮23个村级活动场所;投入30余万元将康富明故居打造成为员培训基地,出水源新村打造成为出水堰精神基地,修缮烈士陵园爱国主义基地。三是保障经费。建立基层建工作经费长效增长机制,每个乡镇安排10万元建经费,每年按上年度年末员数每人100元安排基层建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今年,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增加财政预算400万元,从今年1月1日起,增加村(社区)办公经费1万元,使村办公经费达到3万元,社区达到6万元,增加村(居)民小组办公经费1000元。将村干部正职、副职、委员补贴分别提高到每月1500元、1300元、450元,社区正职、副职、委员补贴分别提高到每月1900元、1700元、582元,村(居)民小组长、村下设支部书记岗位补贴每月80元,一肩挑的达到100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总体来看,虽然我县基层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自己也作了一些努力,但与省委、市委的要求和广大员干部群众的期盼相比,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抓责任落实不到位,建工作开展不平衡。履行抓基层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差距,我有时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抓经济发展上,放松了抓建工作的力度,对抓建工作精力投入不平衡,系统研究、整体谋划推进基层建工作不足,使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特别是对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入,实地指导少、督促落实少、责任追究少,往往满足于听汇报、作指导、安排部署,更多的靠组织部门和所属委去抓,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督促落实不够、抓具体抓深入还不够。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