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好调查报告之后,都是要认真检查一下的,要想将调查报告写好,必须对调查流程做好全面回顾,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社会实调查报告范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社会实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现在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了,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看不见的气体也恰好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可这些污染环境的杀手正是我们天天都在用的塑料包装袋,为此我们暑假对“塑料包装袋到底有什么危害?”展开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再网上查一些有关菜市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数据。
2、查找书籍、报刊,了解。
3、实地调查访问,去菜市场访问买主一天要使用多少塑料包装袋,市民大多数在使用什么。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使用塑料袋的数据:石家庄菜市场每天使用塑料袋约469万个,每年用去约40万吨。
2、查找书籍、报刊寻找(塑料包装袋到底有什么危害?):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很难回收利用,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会导致大片土地被长期占用,加剧了土地资源的压力。不仅我们这代要被垃圾包围、也会使子孙后代失去生存的空间;影响了垃圾的综合利用。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要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废塑料,这样又增加了堆肥成本。污染了的废塑料因无法保证质量,其利用价值也很低。
3、实地调查访问(去菜市场访问买主一天要使用多少塑料包装袋,市民大多数在使用什么?):菜铺一天大约要用掉250个塑料袋,市民大多数在使用塑料袋。
4、塑料食品包装袋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一个人一天可能要用几只的塑料食品袋。但是食品,尤其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以后,常常容易变质,人食用后,易引起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塑料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因在密封袋中长期积聚,浓度随密封时间增加而升高,致使袋中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儿童健康发育影响尤为突出。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之外,塑料食品袋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聚乙烯等塑料的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降解,埋在土里300年都不会分化、降解。而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严重地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四、结论
1、大多数市民还是为了方便,仍然是塑料包装袋的崇拜者。
2、塑料包装袋对环境危害很大,在长时间内不降解。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绝大多数是各地小型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有相当数量是再生塑料制品,利用垃圾站收拣的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和医疗机构丢弃的塑料垃圾回收加工的,未经消毒处理,就私下将其加工制成食品袋投入市场。
3、再生塑料含有严重超标的病菌和致癌物,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熟食品,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这样的塑料袋含有大量肉眼所无法看到的病菌。长期使用这样的一次性塑料食品袋等于慢性食物中毒。
社会实调查报告范文篇2
一、移民背景
当全国的“八七”扶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后,在广西中北部偏西的地方———都安瑶族自治县还有一半的人还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要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顽强的都安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压力。站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的人们冥思苦想,决策者们也惮思极虑,最后上下达成共识。贫穷的根源在于缺乏土地,要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必须把一部分贫困群众搬迁出去。
于是,都安人把目光盯上了国土面积居广西第五、河池第一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那里有尚未开发的土地,那里有六七十年代从都安逃难出去的自发搬迁群众,这些自发移民已和当地群众融为一体,生活水平居中偏上。都安人一看到希望,说干就干,决定采取政府行为移民环江。要搬迁成千上万的人,谈何容易,地、县、领导慎之又慎,为慎重起见,1993年第一次移民时只安排xx人。据统计,到xx年,在环江的都安人已达8万人之多,在他们当中,有经商定居的,有部队专业的,有大学毕业分配的,有参加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后就地安置的,有组织调动的,绝大多数则是从60年代至90年代自发和政府组织异地安置到环江安家落户的。
二、移民安置场发展现状
(一)基本现状
从1993年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移民开始,都安人更加坚信异地安置是扶贫攻坚的一条重要途径。1996年便开始筹划大规模移民环江,计划用三年时间内完成4万到5万人的搬迁任务。在上级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及得到广东省的对口帮扶下,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又分别搬迁贫困群众3500人、11000人和30000人到环江安置,4万多移民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当年就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第二、三年户户基本上建成砖瓦结构或钢混结构的稳固住房;第四、五年就全面完成水、电、路、学校、卫生室和坡改梯地的任务,且看下列一组数字:
① 修建通往乡村道路76条,共320多公里,140多个居民点都通了路。
② 新建成水柜池1190个,总容量119556立方米,建成引水管道16公里,人畜饮水基本得到解决,同时解决了部分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③ 新建成学校35所,校舍为钢混结构或砖瓦结构,引进大批乡村教师,适龄儿童上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④ 新建成卫生室25所,基本解决移民的看病问题。
⑤ 架通交压输电线路160公里,低压输电线路330公里,基本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用电。
⑥ 新建成沼气池1100多座,每2个农户当中就有1户拥有沼气池,且每年数量都在增加。
⑦ 坡地荒坡改为梯地5.3多万亩,人均拥有1.5亩以上的平台地。据研究人员对移民地的地质地貌分析:移民地地貌破碎,土地以坡地为主,但有相当量可开垦利用的土地;土壤主要为红壤,土壤剖面发育良好,土壤质地和结构尚可,有机质和氮含量相对丰富,但磷、钾缺乏,土壤酸度大;植被以先锋植物为主。最能吸引都安人的则是移民地拥有相当一大片的黑而薄的风化土壤,且很少含沙石,一坡缓着一坡,非常壮观。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的出都安移民之勤奋程度,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而最令人动容的则是毛南山乡人民能够团结来自都安的各族人民,他们这种胸襟坦荡、海纳百川的精神,使环江民族团结形成良好的局面。
(二)已取得的成就
(1)以县委、政府带头,落实好移民异地安置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大会战,其主要表现在:
① 征收当地多余的农田、牧场及荒地荒坡,分田分地,保证移民们的耕地需求。
② 修建通往各个乡镇的乡村公路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