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述职报告是一件能够帮助我们分析任职情况的事情,忙碌的工作总是在不经意间就结束了,我们的述职报告也该认真写了,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最新教师个人年度述职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教师个人年度述职报告篇1
本人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本学年内担负实验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两年以来,我在紧张而充实的工作环境及状态下配合学校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在,我对本学年工作做以下述职:
一、德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及精力的付出。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善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同等的师生关系,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我时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准衡量本身,以身为一位人民教师而感到自豪和自豪。在工作中,能够为人师表,使思想、言行与道德标准到达一致。特别是在担负副班主任职务期间,深知自己担当着管理班级事务及对学生行为道德和常规的重担,这点使身为学生之范的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二、能
熟练的教学技能,是师能;纯熟的课堂驾御能力,是师能;灵活机动的机灵,是师能;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师能;更新知识、学会学习,是师能;不断探索、力求创新,是师能;能操纵微机、会电教、善科研,是师能;审美高雅、身心健康,是师能。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反思自我。从认真备课到课堂上与孩子们的沟通、互动,从集体备课、听课到家长开放周中真实课堂的再现,每次付出,收获中有欢乐也有困惑,但这更加鼓励了我对教学工作进步的渴看。一帮一是青年教师得到进步和锻炼的大舞台,作为徒弟的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也为自己能有一名资深的师傅而感到兴奋。从这次活动中,我体会到了,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光凭豪情是远远不够的,我要时刻反思自我,常思常新,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勤学勤问,不断更新、探索教学方法,让自己在学习中得到提升。
三、勤
勤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作为一位教师所必备的工作态度。全新的工作环境对我这样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来讲,实际上是从一个校门踏进另外一个校门,我和刚进校的孩子们一样都是初学者,在这里,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英语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这就要求英语教师需要具有各方面的基本素质。除平时勤备课、勤反思,同时还要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
四、绩
这学年的教学工作行将接近尾声,通过平时的听课和业务学习,我已完成学校所规定的两节组内研究课,我的教学质量比之前有所进步,孩子们愈来愈喜欢听我的课了,我也愈来愈自信了。通过家长开放周的锻炼,我的教学工作也遭到了家长们及组内老师的认可和好评。这些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让我重新熟悉并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这样热忱的工作态度中,使我把工作看做是一种爱好而不是负担,从中也体会到了一些想象不到的乐趣。
五、廉
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我廉洁从教,坚持原则,时刻向看齐,受的近二十年,思想觉悟高,能够建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戴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在实验小学看似平凡的每天,对我来讲都是锻炼与学习。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以最大的工作热忱将我的爱心、尽心、关心全心全意的奉献给孩子!
述职人:__
20__年__月__日
最新教师个人年度述职报告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们三(1)班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小摄影师》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有的说:“高尔基拒绝接受记者,却愿意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留给那个男孩,说明他关心爱护下一代,他不愧是世界文学巨匠,我为他深感骄傲。”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秋天的雨》后,组织学生去郊外走一走,寻找大自然的足迹,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