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调查报告要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我们在动笔写调查报告之前,一定要认真梳理调查工作的完成情况,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生阅读量的调查报告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生阅读量的调查报告篇1
1、调查背景及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鉴于此,我对合肥市蚌埠路第五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客观的调查和了解,目的在于:
具体而真实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了解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程度、阅读面、阅读量、阅读途径、阅读方式和阅读效果;掌握学生对“课程标准”中“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的实施情况;了解学校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要求以及量化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的要求和建议;为我们制定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设计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进行了此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的调查目的是:
1、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学生阅读时间、各年级学生阅读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法等。同时对学生课外读物的来源、购买能力,市面上图书价格进行了解。
2、根据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2、调查方法
2.1问卷调查。这是本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2个别谈话。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谈话,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3、调查对象和范围
此次调查对象涉及全校24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共发放了《学生阅读调查问卷》180份,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180份,并组织各年级语文骨干教师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相关问题。
4、调查结果与分析
a、经常阅读b、偶尔阅读c、基本不阅读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范例
以上调查数字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逐渐养成。从二年级开始,课外基本不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中高年级经常阅读的学生占三分之一以上。
问卷5:你有多少时间阅读课外读物?a、每天2小时以上b、每周7—10小时c、每周3—5小时d、不固定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范例
上调查数字表明:各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的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多(其中六年级学生因功课的压力,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少一些)。这说明了我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结果。近年来我校根据各年级特点开展多样阅读活动。一是在低年级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二是规定中年级每周有两节阅读课,一节是教师指导
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指导、做阅读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等。一节是在校图书馆和阅览室阅读。三是规定高年级每周一节自主阅读课,加上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时间,因此,大部分学生能保证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四是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宣讲我校的读书活动,使家长明确“开卷有益”,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种校内指导,校外延伸的读书方式和成果在我校各项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有益读物的兴趣,调动了阅读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读好书的风气。
但不容忽视的是各年级学生阅读时间不固定的现象十分普遍。据“问卷4、你一般选择什么时候读课外读物?”
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选择“做完作业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睡前”,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周末或假期”。这说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学生课业负担有很大关系,作为家长、教师应在“减负提质”的基础上,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时间要予以充分保证。
学生阅读量的调查报告篇2
前言:
“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博尔赫斯)当我在思考究竟要写一份关于什么的实践报告时,脑海中就浮现出这样一句话:窗明几净,书香洋溢是多么令人愉悦的场景。读书是一种绝妙的艺术。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静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与人生。手捧书籍,与书同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美好享受。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上海电力学院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调查包括了上海电力学院在校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课外阅读的状况、课外阅读的时间及其课外阅读的动机等。通过以上研究作者进一步对于结果进行分析。课外阅读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种最有效的自助学习的方式之一,通过这次调查作者希望能够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上海电力学院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为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态度;兴趣;目的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传承工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增加内涵、陶冶情操、培养心情、成熟性格,而课外阅读更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是学生了解世界、接触社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展知识面,就应该了解其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基本情况,从中发现问题,探索如何解决问题,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有针对性地给予广大同学指导和帮助,努力提高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质量,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小组进行了为期三个礼拜的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旨在能够为学校的第二教育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xx年5月上旬至20xx年5月中旬。
调查地点:上海电力学院校园内。
调查对象:上海电力学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实发问卷100份,收回93
份,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93%)。
调查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校园良好读书风气的形成。
二、问卷调查
??基本情况
⒈对阅读课外书的看法:
结果显示,十分必要,但是必须有选择性占了53%,在乎个人兴趣,喜欢才看和无所谓,看不看都行则各占了45%和19%,没有意义,没必要看则占有0%。
⒉阅读书籍来源(如图):
⒊每天所花阅读时间:
调查显示,31%的同学只花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作课外阅读,43%的同学每天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作课外阅读,21%的同学花1—2小时,6%的同学则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具体情况如图:
⒋大学生所阅读书籍类型:
其直观图如下:
⒌课外阅读动机:感兴趣的同学占了68%,对学习有帮助的同学占了42.65%,提高自身素质占了36.03%,而家长或老师要求占了17.65%.
⒍影响课外阅读积极性的因素:
大部分同学认为心情、时间、环境会影响他们看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不少同学认为图书馆图书数量少、更新慢,考试的压力也是影响自己读书积极性的因素。
??问卷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⒈课外阅读兴趣,仍是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兴趣之一。
课外阅读占总人数的36.21%,这也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调查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