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就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调研事项,我们在写调研报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实事求是,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镇级换届前调研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镇级换届前调研报告篇1
麻城市位于鄂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全市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下辖19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龟峰山风景管理处、1个浮桥河湿地公园管理处,723个村(社区)。目前,我市共有57个社区,其中村、社合一共44个,纯社区共13个,参加今年换届选举共10个乡镇27个社区,其中村、社合一共15个,纯社区12个。现将我市社区“两委”换届调研报告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基本情况
按照省委统一安排,我市从2016年5月份开始,按照“四先四后(先整顿后换届、先审计后换届、先考察后换届、先研判后换届)的要求,扎实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深入摸底排查,打好“疫防针”。成立专班,深入全市27个社区调研,全面掌握各社区掌握“两委 ”成员和员群众思想状况和可能影响换届的不利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调研过程中,对社情复杂、发展滞后、管理薄弱的重难点社区、软弱涣散社区,提出班子成员调整方案和防范处置预案,派驻专班提前介入,通过“一社一策”、“一区一案”先整顿、再换届。目前,全市共调整不胜任现职的社区组织班子成员2人,组织书记3人。
(二)组织开展审计,编织“过滤网”。组织农业、财政、审计、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对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计财务收支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社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情况,社区债权债务管理和处置情况等,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并作为确定社区“两委”成员候选人的重要参考,让干部“清白”离任,让群众“明白”选举。全市27个社区全部完成财务清理审计,未发现违反财经纪律的社区干部。
(三)加强业务培训,构筑“防火墙”。召集乡镇办区组织委员、民政办主任和换届工作人员57人组建培训班,培训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业务1天。涉及换届的10个乡镇办区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再培训、再学习。同时,运用多种宣传媒体,积极宣传报道,旗帜鲜明“反对宗族房头势力干扰、反对黑恶势力把持、反对拉票”,增强居民的法纪意识和规矩意识。目前,共培训选举业务骨干300余人次,印发社区换届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和宣传学习手册2000余本,使换届选举宣传资料覆盖到每个社区、每名干部,提高了各级干部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水平。
(四)强化检查监督,拧紧“保险阀”。始终把指导督导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对组织整顿、财务清理、宣传等规定动作重点把关,做到不达标不启动换届。近期,市“四大家”领导分别深入到联系的乡镇、社区进行调研督办,召开社区干部、驻区单位负责人、员群众代表、离退休干部代表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研究解决问题,明确换届要求。全市将社区换届准备工作纳入从严治和“三严三实”专题巡查组督查内容,每周上报进展情况统计表和工作小结,每月召开一次碰头会,集中分析研判换届选情。各乡镇办区在落实干部驻点制度的基础上,分别向每个社区派驻不少于3人的换届工作指导组,具体指导换届选举准备工作。对选情复杂的重点社区、难点社区、软弱涣散社区指定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加强“点对点”指导,集中攻坚,销号管理,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委重视不够。一是精力不集中。个别乡镇认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早启动会影响平时工作,不敢及时启动社区换届工作,还在等待、观望。二是工作标准不高。个别乡镇的领导觉得这不是第一次换届,都跟往届一样,认为没啥大不了的,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不用心学习研究、敷衍了事。有的存在惯性思维,过去怎样搞今年就怎样搞,不讲法规讲经验,不讲规范讲惯例,没有依法依规、高标准选举的意识,只想着一气呵成、平稳过渡,不出事就行。三是研究不深入。个别乡镇办区委书记不用心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没有亲自挂帅督导换届选举工作,没有将换届选举事宜纳入重大政治任务;对选派的指导人员没有加强培训指导,以致出现对社区选情掌握不准,督促不及时,帮助解决选举矛盾和督促工作进展力度不够。
(二)“人难选”问题突出。有相当一部分现任社区干部和有意竞选“两委”委员的人员,自身素质还有很大差距。一些贫困社区,无企业、无集体收入,有知识、有见识、有闯劲的年轻员长期在外创业,不愿参选社区干部,形成基层组织后继无人的困难局面。
(三)选情面临新形势。居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有一小部分居民关心社区换届,积极参加选举活动,另有一大部分居民小农意识较强,整体素质较低,对社区“两委”班子换届认识不足,缺乏热情,认为怎么选都行,谁当选都无所谓,只要有利可图就行。部分村社合一的社区,农村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干扰换届在个别地方依然存在,不正当上访、受他人怂恿上访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宣传发动不深入。有些乡镇、社区宣传发动没有到社区到户到人头,不少群众对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还不了解或知道不多,实际参选率不高,选举的氛围不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工作责任。乡镇办区委要把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切实履职尽责。乡镇办区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充分认识到社区“两委”尤其是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把领导责任扛在肩上,把重要环节抓在手上,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这次社区换届万无一失。
(二)严格人选标准。坚持“一好双强的”标准,真正把那些思想开阔、敢想敢干、勇于开拓、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年富力强的人选为社区干部。坚决调整那些工作不胜任、不称职,群众意见大的社区组织书记;对现任优秀社区组织书记,可以打破年龄、学历限制,继续留任。积极推行“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但不要搞“一刀切”。原则上每个社区要配备1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和社区世居户以外的干部,有1名以上女干部。对书记、主任“一肩挑”的社区,要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
(三)拓宽选人渠道。从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员干部到社区担任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鼓励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员干部,群团组织负责人,高校毕业生,社会知名人士及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通过民主选举程序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抓住换届选举的契机,全面推行社区“大委”制,邀请驻区单位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组织兼职委员,兼职委员不占社区组织委员职数。
(四)严格依法办事。在换届选举的各个环节,在处理涉及选举的每一件具体事件时,都要严格遵守法定原则和程序,不能马虎应付,敷衍了事,走形式,摆样子,走过场;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愚弄群众。选举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对选举中的问题,特别是某些比较复杂的程序问题,要慎重处理,对政策和法律有明确规定的要按规定办;没有明确规定的,要根据有关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处理;对没有把握的问题,要逐级请示,防止不讲政策和不依法办事的现象发生,切实做到法定的程序不变通,规定的步骤不减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
(五)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新闻媒体和公开栏、公开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