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调查报告7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betray 报告大全

调查报告是调查者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客观观察、记录和评估的成果,调查报告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研究目的、调查方法、数据收集、分析过程和最终结论等部分,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调查报告7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调查报告7篇

端午调查报告篇1

调查:关于“三八”妇女节孩子有无给母亲送礼物或祝福的调查报告。

内容来源:街头问卷采访

今天是20xx年3月13日,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五天,我来到了我家附近的光明楼物美超市门口做一次问卷采访。因为正是傍晚时候,街上来往的行人很多,有上下班的叔叔、阿姨,也有刚刚放学的中小学生。我想:“在这里进行采访,可能会顺利一些。”我站在人流里看着来往的陌生人,我有些胆怯,始终没敢开口。这时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面前。啊!是邻居家的姜雪琪和她的妈妈李红阿姨,我忽然觉得救星来了。马上拦住了他们,说:“李红阿姨,您能帮我做一个调查吗?”李红阿姨说:“没问题,你问吧!”我鼓起勇气问:“‘三八节您收到礼物了吗?是什么?收到后什么心情?”李红阿姨爽快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心中一阵欢喜,原来采访这么简单。看了自己的担心很没道理。

第一次尝到成功的滋味,我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很快,我又找到了第二个目标,那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一下心情勇敢地走上前去问:“阿姨……”“对不起,我们有急事。”阿姨边说边走了,看都没看我一眼。我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心凉了一大半,委屈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我对自己说:“没关系,再来一次。”于是我又找到了一个,还是一个生面孔,我努力克制住自己的胆怯问了三个问题,没想到那个阿姨笑眯眯地回答了,原来这个世界还是和气地人多。

我真高兴,我的任务完成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心理。

结果分析:

回到教室,我们对这次调查情况作了总结分析。今天我们全班一共调查采访了94人,其中有71位妈妈收到了礼物,所占比例是75、5%。看到这个结果,我感到高兴,因为有75、5%的孩子给妈妈送礼物,哪怕是一声问候,一张贺卡,一杯清茶都会让我们的妈妈眼中漾起激动的泪光,嘴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有人说母亲对孩子的爱像一根冰棍,每次孩子享用的时候,却忘了把其中最小的一口留给自己的母亲。还有人说爱是一个圆,当得到别人爱的人要用心去回报,这样才能使这个圆变成世界上最美丽的圆。

不过,我也为那24、5%没有送礼物的孩子感到遗憾,因为他们没有抓住回报爱的机会。正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希望明年的“三八”妇女节所有的孩子都能记得给自己亲爱的妈妈送上一份节日的问候或礼物,让所有的妈妈都能感受爱的回报的幸福与欣慰。

端午调查报告篇2

今年是20xx年,就在今年的五月,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为了了解人们是否了解世博,我和同学决定做一份调查报告。

我们先制作了一张表格,接着,我们就来到了一幢小区居民楼,开始调查喽!当我们将30多户人家调查完后,从中抽取了十位居民,问了他们三道问题,第一道是“上海世博会是几月几日开幕的?”第二道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社么?”第三道是“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什么?”只要他们回答得出,就说明他们对世博有所了解。

我们来到第一家,开门的是一位学生他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流利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我们开心地为他打上了一个优;我们来到了第二家,接待的是一位女士,她也十分流利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并十分赞成我们这么做。我想:原来有这么多人了解世博呀!我们充满信心地来到了第三家,开门的是位老奶奶,虽然她年纪很大了,但她的回答让我们很欣慰——她答对了两题!可是接下来的七个人中,只有一人答对。我们很不解——为什么十个人中只有三个人答对呢?

我和同学们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十个人里有七个人错的原因了。原来是电视和报纸宣传力度不够,不能使人们全了解到世博。我们应该向人们多宣传世博知识,让外国朋友喜欢中国。

端午调查报告篇3

一.问题的提出

眼看着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面对着端午节的各种各样的习俗,我不由得起了好奇心,于是我们对端午节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端午节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端午节的历史。

3,通过各种途径,搜索端午节的习俗。

三.人员分工

第一小组 调查端午节的'由来

第二小组 调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第三小组 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第四小组 寻找中国文人写下有关端午节的诗词

老师 整理,汇编各种资料

第一小组 调查端午节的由来

第二小组 调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第三小组 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第四小组 寻找中国文人写下有关端午节的诗词

老师 整理,汇编各种资料

四.结论

1.端午节的介绍: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

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

传统节日。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1]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2.端午节的规定: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xx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xx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五.研究体会

目前,我们的成长环境日趋复杂。西方文化的渗入,在同学们当中掀起了一股来势不小的崇洋潮,着洋装、吃洋餐、过洋节。不少同学对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情有独钟,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扫墓祭祖的清明、悼念爱国先人的端午、阖家团圆的中秋、登高敬老的重阳不屑一顾。为了让同学们重新认识自己祖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我们决定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及由来进行研究调查。

端午调查报告篇4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

...
《端午调查报告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