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编写调研报告有助于梳理思路,将研究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发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监督的调研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监督的调研报告篇1
xx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市县纪委关于把督促巡视整改落实作为纪委检察机关日常监督重要内容的要求部署,高度重视巡视反馈意见,为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按照上级要求,对三次巡视整改任务清单中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把整改工作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收到巡视组反馈意见之后,我乡立即召开会议,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和的十九大精神相关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多个专项整治方案及领导小组。《实施方案》中有针对性的对整改任务明确规定了责任领导和科室,确保事事落实,责任到人。
经自查,根据整改任务清单,我乡涉及到三方面共7个问题,我乡已按照具体问题进行逐条整改完成,并建立长效机制,没有出现反弹现象。
二、专题会议专项研究,整改工作日常化
收到巡视组反馈意见之后,我乡立即召开巡视整改专题研究会议,委书记陈继祥传达上级关于巡视整改的文件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xx乡关于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方案》,并成立以乡委书记陈继祥为组长,委副书记、乡长林现升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则按照自身职责所在,分领整改任务并迅速整改。
经自查,根据整改任务清单,关于巡视整改暨一问责八清理整改回头看、中央巡视和省委巡视整改不到位等六大方面问题,12月24日,我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对照问题清单,做对照检查汇报,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找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动真碰硬。大家在批评时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能较真,能涉及具体问题,剖析有深度,真正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对自己的作风之弊和行为之垢做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乡委、政府,乡纪委会持续检查整改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部署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抓好、抓实、抓牢整改,全面完成整改任务。抓好对已完成整改事项的成果运用和督查,不断巩固和拓展成果。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工作,紧盯不放,长抓不懈,确保全面完成。坚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对整改落实和自查自纠过程制定的制度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增强制度的约束力,使巡视整改工作发挥持久效能。
监督的调研报告篇2
这周,本校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研。作为本校学生的我和三名同学在一天时间内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
调研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研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
调研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参与调研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只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只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个别去购买零食,可以说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可以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1、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3、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5、同学们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高的,不过请个别对食品安全意识较低的同学引起注意。
:
监督的调研报告篇3
一、基层纪委在落实监督责任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监督缺乏信心。部分基层纪检干部对纪委在要管、从严治中肩负的重大责任认识不深刻,责任感、使命感不强;部分基层纪检干部把监督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就某项工作进行督查等同起来;一些乡镇纪检干部好人主义思想严重,不敢硬碰硬,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敢负责。作风督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查处的作风问题和腐败案件不多,通报曝光力度不够,震慑力不强,让一些人心存侥幸,顶风违纪。
(二)机制不完善,监督难度增加。章对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虽然作出明确的规定,但目前仍没有任何条例、规定、文件对组织协调的范围、内容、方式、程序进行规定。从目前工作开展情况看,监督方式单一、老套的问题依然存在。如责任制考核是落实监督责任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和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等,导致考核中发现不了问题,实现不了监督。部分乡镇纪委重监督检查,轻责任追究,导致监督检查流于形式;部分纪检干部不愿得罪人,不想钻研纪检监察业务,导致监督底气不足、力度不大
(三)同级监督难,监督存在缺位。很多乡镇纪委没有认真理清自己的职责,加上有些乡镇委政府领导常常让纪委出面做一些老大难工作,一些重点工作安排纪检监督机关全程参与,让纪委在一线推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且经常出现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情况。纪委书记作为委班子成员,一口锅里吃饭,监督主体在人、财、物方面依附于监督客体,过多地强调服从,而忽视了监督。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的力度还不够大,纪检监察干部考核、选拔任用机制还不够完善,以致监督放不开手脚,监督责任落实难以到位。而基层纪委对于下级组织的监督大多注重于对工作效能、廉洁自律方面的监督,对下级组织履行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不到位。
(四)三转推进慢,监督存在错位。一是乡镇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各部门都存在人手不够的现象,乡镇纪委书记虽是专职的,按照三转要求,乡镇纪委书记不再分管纪检监察以外的其他工作,实际上还是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主抓的纪检监察工作上,还得必须服从乡镇委安排,除纪检监察工作外,乡镇纪委书记还得参与其他工作,无法保证有足够精力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监督工作难以深入。乡镇纪委副书记和其他纪委成员在抓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同时,还存在兼职其他工作,甚至兼职多项工作。大多乡镇纪委存在专职人员不专干,兼职人员不愿干的问题;二是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素质不高。目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熟悉金融、财务、审计、法律等专业的人员较少,在从事纪检业务之前,大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或是系统的岗位业务知识培训,对纪检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普遍存在上岗时没有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等问题。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素质不强,直接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