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责任调研报告7篇

时间:2023-11-30 作者:Indulgence 报告大全

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是对调研任务的最终总结,也是对相关领域的专业呈现, 调研报告是调研事情的文字记录,是完成一项程序的书面参照,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讲责任调研报告7篇,感谢您的参阅。

讲责任调研报告7篇

讲责任调研报告篇1

一、当前落实从严治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治国必先治,治务必从严。十八大以来,中央把从严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便如此,我们在落实从严治责任方面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管治意识有待增强。一是存在把主业当副业的现象。有的基层组织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存在片面理解,认为经济工作是中心,其它工作包括的建设都是副业;有的基层委书记认为捉住经济发展看得见、摸得着,短时间内容易出成绩,抓建工作不显山、不露水,一时难以看出效果;有的认为风政风、政治生态的优化受大环境影响的多,凭仗一己、一域之力难以改变,因此对经济工作思考多、管很多、出场多,对建工作谋划少、抓得少、露面少。二是存在把内职务当做政治荣誉的现象。有的单位行政领导,忘记了自己的内职务和职责,只看重行政职务,一说就是我是弄业务的,把实行建工作职责同等于开会讲个话、发文签个字、活动露个脸,一岗双责没有落到实处。三是存在压力层层递减的现象。一些基层组织习惯于上传下达,满足于照抄照搬,上级布置甚么就完成甚么,展开建工作创新的主动性和原创力不够,过于依赖上级部门的布置和推动。出现了

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

二.考责评责体系有待完善。一是考核比重偏轻。

有的地方虽然将建工作考核纳入了地方委、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但所占权重太小,对抓建工作的鼓励作用不明显,乃至产生负面影响。二是考核内容偏虚。基层建工作不同于上项目、抓产业、弄工程等工作,没法物化,难以量化,以致考核内容上把成立了领导小组没有、发文了没有、展开了活动没有、经费解决了没有作为指标,难以客观公正地反应建工作的实际成效,乃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牍主义、情势主义。三是考核方式偏单。重视年终集中考核,忽视平时的监督检查和民意调查。组织、纪检、宣扬、统战考核各自为政,分别考核,不能综合评定建工作的成效。四是结果应用偏空。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建工作考核结果公道使用缺少与之配套的相干制度条规,因此即便主观上努力应用考核结果,实践中也难免力不从心,由此致使为考核而考核,考核与考核结果的应用构成两张皮,没有真挂钩、真兑现,考核结果应用仅体现在精神和物资层面,而对员干部最关心的政治待遇、升降去留相干性不强,对员干部起不到普遍鼓励的作用。

三.敢管敢严力度有待加大。一是缺少敢抓的底气。有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本身不干净,对作奸犯科行动管起来腰杆不硬、底气不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有的务工作者怕履行规定过严,会束缚干部手脚,落下影响干部积极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罪名。二是缺少严抓的性。有的基层组织和员干部存在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思想,对背规背纪的一些现象和人员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三是缺少常抓的韧劲。对建工作上级重视基层就重视,展开活动就紧一阵,不展开活动就松一阵,时紧时松,缺少锲而不舍的韧劲。四是缺少细抓的定力。对苗头性、偏向性问题重视不够,该提示的不提示,该批评的不批评,该约谈的不约谈,从严治的思想没有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二、新情势下加强和落实从严治责任的对策探讨

加强和落实从严治责任,要从五个方面拧紧责任链条,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在内营建敬法畏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增强责任意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要管、从严治的任务比以往任什么时候候都更加沉重、更加紧急。要像抓经济工作、项目建设那样抓建,引导各级组织书记牢固建立不抓建是失职,抓不好建是渎职的理念,强化第一责任人的唯一性,增强主动意识、主业意识、主角意识、主责意识,切实把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来抓。

二.健全责任体系。建工作影响力深、覆盖面广、工作量大,只有明确职责,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能富有成效、获得实效。要全面落实、全员落实、全程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着力健全完善三个体系,即纵向到底的层级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的齐抓共管体系、定向到人的推动落实体系,积极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建工作格局,让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心中有压力。

三.狠抓责任落实。落实从严治,要落到实处,而且要落到点子上,落到具体的事情上,找准载体向实处用力,找准切口向细处用力,找准问题从严处叫真。要坚持把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动,把每条阵线、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的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特别是各级组织书纪要切实实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身部署、重大问题亲身过问、重点环节亲身调和、重要案件亲身督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从严治责任落地生根。

四.完善责任考核。考核是无形的指挥棒,考核的导向,直接影响干部努力的方向。要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明确各项指标的数量、时间、标准、要求,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要加大考核权重,特别是对各级各部门委(组)书记考核,首先要看抓建的实效,构成抓好建是最大政绩的导向。要改进考核方式,尊重平时检查考核,尊重大众对建工作的评价。要整合考核项目,把分散在委各部门的考核合并起来,以便对各地各单位建工作状态作出全面的评价。要重视考核结果应用,与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真挂钩、真应用。

五.是严格责任追究。严格责任追究是落实从严治责任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不住这个防线,从严治责任就会流于情势、堕入空谈。要坚持纪律上从严、履行上叫真、效果上戒示,加快建立严格的刚性责任追究制度,对严重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根据《章》、《内纪律处罚条例》等相干规定严肃进行处理。

讲责任调研报告篇2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砚山县各级组织在落实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工作中,认真落实委主体责任和纪委负监督责任。通过抓实两个责任各项措施,干部职工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廉洁自律和勤政为民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从严治成效较为明显。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深化对全面从严治情况的认识。相比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的内涵更丰富更全面,责任范围更宽、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不仅将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涵盖在内,还包括加强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责任,体现了中央坚持要管、从严治的战略思维、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首先,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是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砚山县在落实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工作中,始终将两个责任作为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抓紧抓好,将落实好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作为推动全县干部作风转变和反腐倡廉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采取宣传培训检查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全县各级各部门对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职责更明确、任务更具体,形成了委主抓、纪委监督的良好氛围。其次,全面从严治,核心是加强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讲话,明确回答和强调了全面从严治谁来抓、谁

...
《讲责任调研报告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