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向应纪念馆实践报告8篇

时间:2024-05-23 作者:pUssy 报告大全

实践报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还可以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审视,为了对实践的发展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我们就要认真写一篇实践报告,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向应纪念馆实践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关向应纪念馆实践报告8篇

关向应纪念馆实践报告篇1

我团在开展团处级以上专题读书班活动中,将_学习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结合起来。

近日,组织我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驻团“访惠聚”、寺管会处级以上干部走进四十五团军垦历史陈列馆,观看新老变化图片展,体悟建团初期艰苦岁月,同唱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温入党誓词,回望入党初心,激发昂扬斗志。

随后,又赴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吐曼塔勒村参观村民马木提.卡地尔老人自发建设的红色文化展览馆,接受党性教育,感受红色洗礼。

据悉,现年64岁的老人因为感悟共产党领导人民带来的伟大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收集收藏有关于毛主席徽章、语录、图书等红色文物。55年来,共珍藏了近500枚中国共产党党徽、百余张伟大领袖人物的照片、250张革命先烈们的照片、80多本红色书籍以及从中共一大到十九大的图片展,让全体参观党员仿佛回到了烽火峥嵘的革命岁月,使大家切实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艰辛和所有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为国为民的革命精神。

大家纷纷表示:参观红色展馆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党课。今后要学好_、悟透思想、办好实事、开好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关向应纪念馆实践报告篇2

摘要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从校园跨入社会的桥梁,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起着关健性的作用,此次参观延边博物馆我们受益匪浅。延边博物馆,一个记载着延边朝鲜族人民历史和文化的神奇地方。十二月二十四日,一个令我十分难忘的日子,我们延边大学学子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带着对朝鲜族历史和文化的喜爱走进了这个神奇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延边朝鲜族的光荣的历史和延边朝鲜族灿烂的民俗文化。此次实践更加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相信经过此次实践,汉族学生与延边朝鲜族学生不会再因为文化差异而有很大隔阂,一定会更加融洽相处。

关键词

朝鲜族、历史、民俗文化、民族自豪感、融洽相处

正文

一、延边朝鲜族的光荣抗日史

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人。其中一部分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定居东北境内。自19世纪中叶起,陆续有较多的朝鲜人迁入,尤其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荒后,大批朝鲜人迁至延边等地。在此他们至死不渝地守卫着自己的家园。

1907 年8 月,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延边变成侵略东北的桥头堡, 打着“保护间岛韩人生命财产的旗号”, 派遣宪兵队窜入延边, 设“统监府间岛派出所” 于龙井。无视中国在延边的主权, 推行所谓“都社长制.”任命了一批伪都社长和社长。这时, 以民族独立为宗旨的朝鲜族反日人士组织“.演义会”, 强烈要求取缔日本侵略者强加给延边人民的“都社长制”。

1909 年9 月, 日本侵略者将不平等的“间岛协约”强加于清朝政府, 攫取了在延边的设领权、设警权和对于延边朝鲜族人民的“领事裁判权”, 此消息传开, 朝鲜族反日人士联名上书吉林边务公署, 申明“夫民者邦国之本也, 得之者必兴强, 失之则必危弱, 今此垦岛之地乃中华之地, 垦岛之民乃中华之民也”。

1919 年3 月13 日, 延边朝鲜族学校师生及农民,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朝鲜“3 11”运动推动下, 聚集在日本总领事馆所在地龙井, 举行反日大集会。游行队伍遭到军警的阻拦, 当场打死10 人, 打伤40 多人。朝鲜族人民的鲜血, 点燃了延边及东北三省各族人民的反日斗争烈火。

1919 年3 月13 日至4 月末, 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民就举行了46 次反日集会, 参加人数达86 670 人次。 龙井“313”血案发生后, 朝鲜族人民开始建立了各种半武装团体。他们建立“铁血光复团”、“ 猛虎团”、“ 义勇队”等秘密半武装团体, 与日本密探和走狗斗争。

1920 年10 月2 日, 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所谓“珲春事件”, 动用两万日本军对延边发动了骇人听闻的“庚申年讨伐”。他们仅在延边4 县69 处, 就杀害朝鲜族民众2 285 人, 焚毁2 507 户民房, 又在珲春、东宁两县分别杀死汉族53 人, 朝鲜族226 人。在这种情况下, 10 月下旬, 洪范图、金佐镇率领的朝鲜族反日部队在和龙三道沟青山里、泉水洞、渔浪村等地与日军进行“连环战”, 史称“青山里战斗”,消灭日军近千人, 取得了辉煌战果。

“青山里战斗”之后, 大批朝鲜反日部队转移到俄国, 接受社会主义“新思潮”, 从1921 年起, 大批朝鲜文、汉文的马克思主义书刊从俄国、上海、北京各地传入延边。1921 年, 高丽共产党在敦化建立, “北间岛地方会”管辖正式党员1 300 人。

1923 年, 李东辉建立“间岛朝鲜共产青年会总局”, 同年12 月发展为“满洲高丽共产青年会”。 1926 年1 月, 延边有57 个青年团体提出“为无产阶级利益和解放事业而斗争”的战斗口号。

数以万计的朝鲜族青年走上了反对日本侵略者的道路。

从1930 年3 月起, 原朝鲜共产党组织宣告解散, 其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 月, 省委决定在全东北范围内发动“红五月斗争”, 并派朝鲜族党员朴允瑞、马骏到延边。以龙井、头道沟为中心的数以千名朝鲜族群众参加了“五卅”暴动。龙井暴动队伍袭击了“大兴电灯公司”, 刹时全镇一片漆黑, 又袭击了日本人的“东拓间岛所”。头道沟暴动队伍与日警对峙6 个小时, 烧毁10 余万件高利贷契约书后, 还将没收的300 余石米分给了贫农。7 月, 省委派廖秘书长到延边, 审理原朝鲜共产党员加入中共党员情况。截至7 月, 延边中共党员总数893 名。同年8 月, 中共延和中心县委建立。到9 月, 延边拥有党团员1 000 余人, 在连续不断的暴动中, 延边党组织建立了赤色游击队, 一些朝鲜族革命家亲临延边, 帮助建立并加强了游击队的力量。

1931 年11 月, 延吉八道沟几百农民与日本警察分署发生冲突。同时和龙县农民游行队伍在石建坪一带聚集几千人与日本守备队在图们江岸遭遇,

1932 年春, 又掀起“春荒”斗争, 延吉依兰沟几百农民为救回被捕同志, 攻袭了九龙坪日本警察署, 双方曾展开激烈的交手战。在珲春的大荒沟、烟筒砬子、汪清的永昌洞、大坎子等地, 数以千计的朝鲜族农民也展开了夺粮和清算走狗的斗争。通过这两次斗争, 在清算走狗的过程中, 获取了一些武器, 组织并武装了游击队, 从此开始有了人民抗日武装。

1933 年, 同杨靖宇一起战斗的还有两位朝鲜族勇士之一的一军一师参谋李敏焕在柳河三沅浦创建一支30 余人的农民自卫队, 后被改编为一军独立师直属少年连, 成员多为十六七岁的少年, 他们勇敢机智, 被誉为“冲锋陷阵的少年连”。

1936 年, 在杨靖宇领导的歼灭邵本良的战斗中,李敏焕做出重大贡献。他随机应变, 胆量过人, 一次闻知通化宪兵队从山城镇拉军服回来, 他只身前往侦察, 直奔敌人一辆前往的汽车, 在假装问询中先发制人, 开枪打死三个敌人, 只身一人一车军服胜利返回, 一时被传为美谈。同年杨靖宇把一军第一次西征重任交付于他, 他组织队伍直奔辽河, 当路过辽河时, 遭到敌人的重兵包围, 于是只好化整为零, 伺

...
《关向应纪念馆实践报告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