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2-05 作者:Lonesome 工作总结

我们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所谓工作总结对我们的工作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教育工作总结8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教育工作总结8篇

小班教育工作总结篇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各项工作,无论从哪方面都在说明我班两位老师的辛勤工作,不分份内与份外,都在为我班幼儿默默地做着耐心细致的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教育教学方面:

我班幼儿是园内年龄最小,自理能力最差的幼儿,开学初天天是一片哭闹声,这就需要我们两位老师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来对待每一位幼儿,使他们感受到母爱,感到幼儿园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像是他的妈妈,渐渐的幼儿步入正轨,我们就叫幼儿一些简单的儿歌、歌曲,虽然幼儿不能一次掌握,我们就分不同的时间,教幼儿学习。如:歌曲“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起初幼儿部愿意长,而且一长就有好几名幼儿哭闹起来,表示不愿意来幼儿园,经过老师无数次耐心细致的教育后,使幼儿懂得了只有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爸爸妈妈上班时才能最安心,现在孩子们不仅会唱这首歌,而且表示愿意来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学会了许多歌曲:小金鱼、乖孩子、摇啊摇、新年好......儿歌更是学了不少,刚入园的孩子们在听到老师说儿歌时只是呆呆的望着老师,现在他们学会了:小树叶、大苹果、借勾勾、白米饭、有礼貌的好宝宝等等许多首儿歌,甚至有的孩子还会背几首古诗,说明我班孩子很聪明,这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下学期要努力的方向,再动手能力方面孩子们同样有很大提高,开学初他们只是看着玩具不知怎样玩,而现在的他们会雪花片而且样子漂亮有创意,还学会了将多彩你变成圆形、长圆形,会自己撕不同制度等地的纸,会均匀涂色等,幼儿手部肌肉动作在原有水平上有了较大提高。在自理能力方面:开学初,孩子们经常是拉尿裤子一大堆,每天幼儿离园时家长认领幼儿衣裤,现在的孩子不仅拉裤子的少了,而且每天每天午睡时尿床幼儿也少了,幼儿还学会了自己独立进餐,不掉饭粒,会自己挂毛巾、水碗,会正确的洗手、甩手等,由当初的每天带奶瓶喝水到每人拿着自己的水碗到老师这接水喝,这是多麽大的进步啊。最让我们高兴的是我班幼儿很有礼貌,看见老师就能主动与老师打招呼,我们也时常通过儿歌、故事及墙饰等形式,教育幼儿要有礼貌,幼儿之间要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栽12月31日的半日活动开放时家长的积极性较高,对老师的工作表示认可。另外,我们还通过家长原地及家园练习册等形式积极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便于家长明确我们的日常工作教育教学情况。

@_@我是分割线@_@

二、保教配合方面:

由于我班幼儿年龄较小,所以保育方面更是应该做到耐心细致、无微不至,为能让幼儿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我们要求家长给幼儿每人准备一个小书包,里面装上备用的衣裤,遇到幼儿有拉尿裤子现象时,及时地给他们换上,有进餐时,我们更是细心照顾好每个幼儿让他们吃饱、吃好,饭后给他们把嘴擦干净,慢慢的幼儿能独立进餐了,掉饭粒现象明显减少了,说明幼儿的常规教育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独立性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我们的细心照顾下幼儿的体重有了显著提高身体也长高了不少。

三、家长工作方面:

幼儿之所以取得这麽大的进步,一方面是教师的保教配合,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家长的大力支持,我班的幼儿家长有着良好的素质,都积极地配合着我们的工作,幼儿每次请假,都打电话告诉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我们把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都写在上面,便于家长在家中帮助幼儿巩固联系,同时家长也把幼儿在家的情况及时地反馈回来,我们也积极地响应家长的要求,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一些育儿知识,供家长参考。

以上为我班本学期工作总结,虽然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取得了点滴成绩,但孩子的求知欲望很强烈,我们决心在下学期继续努力,出色的完成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满足家长的心愿让家长领导都放心、满意,让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提高。

小班教育工作总结篇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我们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放在手边的工具书。该《指南》指出,健康教育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小班教师的我,在重视并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依托本园小班教研组开展的《促进幼儿快乐成长之小班生活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课题实践,我重点尝试通过创设温馨的盥洗室环境来帮助小班孩子克服如厕困难,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从而帮助小班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

一、小班幼儿如厕困难的发现

入园已经一段时间了,可是我们班的个别幼儿还是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有一次,在集体活动环节向运动环节转换的过程中,我请所有的幼儿进行运动前的如厕和喝水准备。沈裴琋她也进到了盥洗室,我便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已经小便过了,结果在运动游戏中,她就站在那里尿了起来,大眼睛一直盯着我。我深知这个时候对于她的批评教育会加重她的心里负担,于是我只是很自然的请保育员带着她回到教室,及时更换衣物。可是,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后来的日子里,她基本上每一天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特意留心关注她,请她及时去小便,但是每一次她都说,我没有小便。虽然我哄过,商量过,甚至是直接要求过,可是结果她还是会尿裤子。家长也很无奈,只能每天来学校时准备多套可换的衣物。随着天气逐渐变冷,这样的情况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仔细地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个别幼儿会出现憋尿的情况,会在离园的时候,要求家长赶紧带着回家去小便,也有的小朋友因为实在忍不住而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还有另一个情况,就是幼儿不愿在幼儿园大便。在一次离园的时候,我们班的戴宇涵在看到家长后,立刻拉着妈妈的手嚷着要回家。妈妈很不解,问他,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回家啊?孩子立刻说:“妈妈,我要回家大便。”妈妈一脸尴尬的走了,我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尴尬的表情。

二、小班幼儿如厕困难的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依托小班组快乐生活的教育策略的专题研究平台,通过各位有经验教师的专业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在小班幼儿如厕困难的原因上得到了以下结论:

1、生活环境上的改变

在家里,幼儿是家庭中的重心,家人尽一切可能满足他的要求。而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无法延续家庭那样一对一的相对不变的关系。幼儿在家庭中自由散漫惯了,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到了幼儿园,要遵守相对统一的作息和规则、纪律,这种习惯上的冲击使幼儿感到极大的不适应,从而产生不愿上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对幼儿来说家庭是可以依赖的、自由的生活环境,而从家庭到幼儿园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刚满三岁的幼儿来说是挑战是巨大的,幼儿的内心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环境对他们而言,不仅陌生而且与自己有很大的距离,即幼儿与新的环境还没有建立某种和谐。特别是对于盥洗室的变化和如厕的时间的确定,种种的不习惯和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使幼儿出现了憋尿或者不愿意去大便的现象。

2、自身能力的不足

由于初入园的幼儿才满三岁,各方面能力还没有健全,一下子让他们过集体生活,是很难适应的,集体生活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解小便孩子不会告诉老师,也不知道时间点的概念,大多数幼儿在我们老师进行家访时了解到,是基本上不能够自理大便的,再加

...
《小班教育工作总结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