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个人总结5篇

时间:2023-02-23 作者:Monody 工作总结

其实一份全面的个人总结是可以帮助领导更直观的了解你的工作情况,个人总结的记录,是我们对于之前工作情况的回顾和分析,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公益岗个人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公益岗个人总结5篇

公益岗个人总结篇1

这个暑假我选择了在公益机构--合作社进行实习,作为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起初的目的是想有个更好的机会接触社会工作这一领域,然而来到这里,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忙碌工作,我发现最终获取的已远远超过我的预期。这不仅是对我在社工知识实际操作上的锻炼,也是一次了解公益组织发展运作的大课堂,更是一座对我今后发展航向的灯塔。短短一个月,我受益匪浅。

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协助机构里的--老师,处理他所负责的居家养老支持平台项目的开展和运作。在6月下旬,--合作社刚刚入选"春芽计划",成为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发展示范典型。项目即将在石景山区四个试点社区开展,为社区中的老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倡导他们组建自己的公益小分队,去帮助更多的老人,进而丰富社区中的文化活动。在我过去的生活阅历中,类似这样的与社区紧密结合的工作是很少的,所以我更多是怀揣着一种好奇心以及渴求提升的心情,跟随冯老师一次次地进入社区,与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过去我在社工方面的学习,主要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很少有机会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一个月里,通过协助开展社区老年人需求调查会、处理分析调查问卷、以及几次参加社区里老年人的小组活动,我充分认识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与人沟通打交道,在社会工作中的深远意义。

有时候,我们单纯地学习专业知识,大多是为了成绩上的优良,然而,如果不把这些知识贯穿到实践中去,知识永远是死知识,永远不能成为实现社会工作意义和使命的工具。譬如,在和老年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加深了对他们生活以及心理状态的认识。作为已到暮年,濒临死亡的人群,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自身以及社会环境的无形的惧怕以及消极因素。作为社会工作者,积极地调动社会资源,将自身的快乐和积极传递,让他们转变心态,成为自己晚年的主人,重返美好的乐龄年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同时,我也认识到在社会工作的技巧中,除了各种专业技能,一个人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门与人交流的艺术,很多时候工作进展的成效与我们表达水平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无论是在专业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提升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以便工作能够高效地完成。

在这一个月里,--不仅给了我一个接触社会,熟悉社工的平台,而且加强了我对当下公益组织发展状况的了解。作为一家草根ngo,--扎根社区,努力探索一条更加适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除了社区居家养老平台的开展,还有包括上门服务以及贫困妇女小额资助在内的发展项目,这一切在我看来,都是充满创意和意义的工作。作为公民,我们不能单纯地依赖社会政策的安排和调整去适应既定的前进方向,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发动自身,去追寻一个适合我们的发展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也都对生活中的缺陷有所察觉,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去积极主动地为改变生活、改变社会做推动。这就是这些草根公益组织依然艰辛奋斗的理由,有我们的一份力量,就有一寸希望。同时,作为一名社会科学领域的学习者,我也深深地发觉到自己在社会经验阅历、以及专业知识上的不足,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知识储备的深度与广度。仍然处于社工学习初期的我,在这一个月里,经历了对社会工作、社区发展、民间公益组织等多方面的启蒙,这一切都激发了我深入学习研究这个领域的热情和信心,然而我也知道,单有热情和信心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有高瞻远瞩的视野,我更需要不断地脚踏实地地前行。学习草根ngo,隐忍大气的性格,向自己的远大理想默默奋斗。

这一个月实习,接触了太多的方方面面,从社会到个人,从个人到团体,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让我感触良多。我深深地感谢乐龄给我这样的一次机会,认识到一群为公益事业、基层发展默默付出的可爱的人,感谢指导老师冯奕安的谆谆教诲,感谢每一位同事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有你们,我对未来的道路更加充满了信心与热情!重返校园后,我会努力践行专业的学习以及实际操作的运用,让自己努力成为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以及为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的人!

公益岗个人总结篇2

时间:5月15日下午1:30在一家餐馆门口集合。

内容:为老人拓宽家庭背景,检测健康状况;安排一些志愿者打扫养老院,整理房子;和老人聊天,提供礼物,表演准备好的小节目;活动结束后,清理活动现场,与老人合影。

总结:

“至于所有的狗和马,不敬就不一样了。”和老人沟通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过去和经历,尊重他们的现状。也许他们不熟悉我们讲话的口音,也许他们在交谈中总是心不在焉,也许他们的耳朵不好,所以我们应该耐心地慢慢和他们交谈,关心地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亲切地叫他们“爷爷奶奶”。长期的孤独让他们封闭。弥合这一差距需要时间和细心。

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都谈了关于“敬老爱老尊老”的看法,有的同学说,这次活动感受到了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惋惜,更从老人眼中读到了一种对子女关怀的渴望。还有的同学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希望我们在关怀自己的老人的基础上,也将爱心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关注社会上更多的孤寡老人。同学们都流露出自己的心声,从活动中感受到很多。

通过此次敬老院义工活动,同学们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阳光是不吝啬每个角落,打开心胸去接纳敬老院中孤独的老人,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陪伴他们去更好的生活。同时我们呼吁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将“服务社会,快乐自己”的义工服务宗旨贯彻到底。

也许,今天我们做不了什么。我们不能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我们不能驱散他们的孤独与寂寞,我们甚至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我们能做的只是让他们住的更干净,只是给他们打来短暂的微笑,只是尝试着去倾听他们内心,他们的情感。

但是,明天,我相信。当我们真正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一定会记得今天的感受;记得有这样一群人需要我们去关注,关心,关爱;记得他们的在心中暗暗立下的誓言。等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一定会想方设法去改善我们今天不能改变一切。

公益岗个人总结篇3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安国之策、和谐之源。为做好困难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市政部署,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把好“五道关口”,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稳步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让公益性岗位真正成为服务百姓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12个。涉及社区劳动保障公益性岗位、城市管理公益性岗位等多类岗位。目前,全部人员已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

一是严把资格“审查关”。严肃资格审查程序,依据《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市规范公益性开发、安置、管理的有关规定》等有关文件,严格审查、核实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和条件,并对我市公益性岗位招用人员的范围和条件做出了具体规定。将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的大龄就业转失业人员、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持《残疾人证》的人员及零就业家庭中女35岁以上、男40岁以上人员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并优先安置到公益性岗位上,从而确保了公岗

...
《公益岗个人总结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