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近期工作情况完成的一个书面表达,通过写工作总结,我们可以让自身的素养得到提升,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校绿化组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绿化组工作总结篇1
我校从建校之初就把创办“现代化、开放式、文化型”智能化绿色学校作为办学目标。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领导有力,规划科学,措施得当,经费到位,活动落实,成果显著。对照呼伦贝尔市中小学校“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进行全方位自评检查,20xx年我校
被评为海拉尔区级“绿色学校”,现特此申报呼伦贝尔市级“绿色学校”,请领导对我校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一、重视环境工作,形成环保氛围
1、领导重视,确保学校环境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环境和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的环境和绿色学校创建逐步向上发展到目前形成良性循环的学校环保工作运行机制。学校办学初期就把“创建现代化、开放式、文化型、智能化绿色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把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创建生态学校,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整个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办学宗旨。自20xx年起,我校成立了校环境教研组和学校环境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环境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对从校长“第一责任人”到教师、学生、职工等诸群体进行责任分工,以期促进环境合力和环境整体效应场的形成。
第一,各部门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的领导与管理责任。加强了机构和管理队伍的配备,改变以往存在着的诸如“环境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经费、人员投入”的错觉,在有关政策上(如活动经费、人员培训、交流等方面)加大对环境的倾斜度。
第二,校长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环境工作者切实担负起了学生环境“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全体教职员工,学校各部门都切实担负起了形成环境合力的责任,促进环境的整体效应。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完善学校环境管理体系
学校开展环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每学期开学之初的校行政会,学校领导均要研究学校环境发展工作,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的主渠道中渗透环境,让全校每个学生认识到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各教研组都重视在教学主渠道中渗透环境,并开设渗透环保的公开课进行全校交流,在活动课时间指导环保小组进行活动,组织学生环保沙龙,进行全校性的环保知识测试等活动,环境己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的主渠道。
二、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形成绿色校园
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方面,学校确定了“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学校的环境建设根据乐园于一园,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的原则,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学校的校园建设别具匠心,风格独特,主体空间由一个大操场、一个篮球场、自由活动场组成,蕴涵着高雅、纯洁的人文精神,洋溢着勃勃向上的生机,渗透了现代思想和教学理念。各种各样的教学空间、展示空间、休闲空间、体育锻炼空间、阅读和实验空间中,在看似不经意中体现各种环境的设计,同时利用楼梯间、长廊、墙角和开放空间,学校创设了各种环境园地,从知识性内容到学生成果和活动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境的熏陶,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成为环保工作的小卫士。
学校的教学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可绿化地均能得到合理的绿化,校园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绿意浓浓。每天两次,负责卫生的学生都会捡拾干净草地上的杂物、拔除其间的杂草。在运动场等大型草坪铺草的时候,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劳动。通过多年的投入、大建设,我校的校园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水渠畅通、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新、光线明亮、景点美观。每层教学楼和每个教室都装有“饮水机”,方便学生随时喝上卫生洁净的矿泉水。校内设有定点垃圾存放点,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都进行分类处理,按时统一清运走。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放养家禽,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
三、加强环境管理,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坚持“重在渗透”的原则,讲求方法,注重全方位参与,注重潜移默化。因为环境的情感色彩很强,要尽可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切忌空洞的说教。学校要求渗透必须达到三个要求的统一:一是全员渗透,学校的每一位工作者,从校长到科任教师,职工,都要心存环境;二是环境渗透到学校工作全过程,环环紧扣,相互衔接,密切配合而分工明确;三是实行全面渗透,学校首先本身给学生营造成一所“绿色学校”,这样给学生接受环境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只有“硬件”和“软件”的配合,才能事半而功倍。此外,学校每年在“地球日”、“环境日”、校“科技节”等活动日时期,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我校大队部、各班级都曾出过黑板报,介绍环境知识,提倡环境道德;此外,班级曾以环境为,用小品、相声等文艺表演形式,表达同学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愿望。突出“自然也是有生命力”的思想,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要正常地生存,就必须维护它们所赖以生存的生了“只有一个地球”的班会课。这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环保班会,使同学们增强了环保意识,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组织多种形式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环保实践
学校的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参与环保实践,学会环保动手技能。我们还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由于领导重视、组织精心、注重实效、学生参与面广、活动内容丰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建设。我们认为,环境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具有“绿色头脑”,故我们主要通过对学生创设环境情境,制定系列环境行为准则、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五、重视环境作用,谱写绿色文明新曲
环境给学校教改不断带来新的成果,20xx年我校被评为海拉尔区级“绿色学校”。在环境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坚持环境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果是丰硕的,在育人中的作用也是积极的。
1、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在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杂物、不乱倒垃圾、不乱吐痰、不乱画书桌、墙壁,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化,自觉节约、回收资源;能够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不用或少用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耗能高的商品。全校师生都具有较强的环保参与意识,能够积极参加(组织)、响应各种环保行为,对社区、家庭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从而为改善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2、促进了校园绿化、净化和美化,加强了学校文化建设。我校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学校规定教师在公共场所(会议室、办公室等)不准吸烟,并将建为无烟学校。同时,校内的文化生活如课余文化活动、兴趣小组都蓬勃发展,黑板报、宣传栏等使学校增添了气氛,这些都使学生在学校特有环境中陶冶情操,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六、存在问题和今后设想
我们虽然在环境上作了一些工作,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距离,特别是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环境的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还要做持续不断的努力。同时,我们希望在走出课堂,开阔学生视野,接触环保实际,提高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