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团工作总结优秀8篇

时间:2023-05-12 作者:Youaremine 工作总结

只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的工作总结才是有效的,实用的工作总结不是简单地复述工作的过程,而是要有自己的感想,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课改团工作总结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课改团工作总结优秀8篇

课改团工作总结篇1

回顾20xx年课改核心校第三协作组热烈研讨交流的精彩瞬间,追忆在第三协作组引领下的教师成长,20xx,我们收获满满!

20xx年8月,在滑县教研室的引领下,成立课改核心校协作组第三小组领导小组,成立“春华秋实”工作群,制定了本学期工作计划。

组长:道口镇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王莉;成员:半坡店南街小学校长黄帅;半坡店五小校长赵燕;牛屯民生小学校长李咏梅;牛屯镇宋林小学校长王坤;老庙乡中冉小学校长刘雪娟。

按照教研室的工作方向,以全册“教材研读”和“晨诵课”为研讨重点,充分发挥协作组内各个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校际互动,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和阅读教学的整体推进。

为了更好地引领教师成长,经小组研究决定,定于20xx年9月14日进行教材研读培训,地点定在牛屯镇民生小学。本次活动,由民生小学赵梅郦主任主持,宋林小学王坤校长、二实小张峰主任、侯东方、周瑞敏老师担纲教材研读培训,半坡店南街小学、半坡店五小、牛屯民生小学、牛屯镇宋林小学都选派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李咏梅校长作总结发言,她强调教师作研读教材的有心人,带领学生走向更遥远的终点。

按照原定工作计划,我们小组定于11月8号进行“教材研读”和“晨诵课”选拔赛,比赛在道口镇二实小进行,协作组成员校每校各选派一名评委,分别选派一名教师参加。为了保障比赛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参照教研室的《教材研读评分标准》,又制定《晨诵优质课评价表》,并拍照发到工作群中,让所有参赛教师了解。规定好教材研读的比赛时间12分钟,晨诵课20分钟。8号上午,全册教材研读比赛在道口镇中心校二楼会议室进行,晨诵课在二实小三楼会议室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晨诵课樊玫瑰老师和周瑞敏老师胜出,教材研读薛敏老师、常路老师、陈宏芳老师胜出。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研室号召送教下乡,让更多的老师学习了解这两项活动。送教活动由教研室统筹安排,第三小组送教活动赵永淑老师、刘会娟老师全程参与。送教第一站:半坡店南街小学。当天,半坡店停电,黄校长积极想办法发电,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进行。活动由南街小学李艳老师主持,活动有两大主题:晨诵和教材研读。周瑞敏老师带领孩子诵读《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樊玫瑰老师和三年级三班的孩子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开启了晨诵之旅。

第二个环节是教材研读环节。常路老师和薛敏老师对教材的解读令与会的老师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县教研室刘会娟老师为与会教师做了《研读教材的几点思考》。刘老师以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例,细致地从教材的内容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课标在教材中的体现等几个方面告诉大家怎样有效地去解读教材,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及训练的侧重点,从而有效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心校胡进标主任在讲话中对半坡店乡的老师们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希望各学校能脚踏实地地把晨诵课开起来,让教材研读常态化、深入化地开展下去。

最后,教研室赵永淑老师就本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总结性发言。赵老师就教材的“厚”与“薄”让参加活动的老师深层次地明白了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第二站是牛屯镇,地点选择在民生小学。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心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中心校崔军谦主任提出,各个学校要将教材研读和晨诵课落到实处,实现常态化,用教材研读引领教学,通过晨诵课带领学生感受阅读的力量,体味书香的魅力,激发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情。

一场大雪也没有阻挡住送教的脚步,12月15日一大早,第三小组第三站送教活动在老庙实小进行。樊老师优美的晨诵开启了美好的一天,她和周瑞敏老师的课让大家了解了晨诵课的基本结构形式,对这样的课堂充满期待与向往。

万古后营小学苏元威老师的报告《对教材研读的点滴思考》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苏老师从如何进行整册书的解读、整个单元的解读、一个文本的解读几个方面,结会自己的课例,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说。听了苏老师的报告,我才认识到,教材解读,一定要跳出教材的全面,把握,不能人云亦云,要投入自己的思考,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协作组的活动得到了教研室侯建华主任的支持与关心,我们在实施、反思、总结,在不断的交流中成长。展望20xx,信心十足!

课改团工作总结篇2

一、培训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建构培训组织实施的保障机制。

我市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慎重确定了项目单位,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职成教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长任组长,教育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职成教股、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站及各高中负责人为成员,切实保障了培训的组织实施。

(二)积极主动,全力开展有关管理工作。

为了积极抓好项目培训前、中、后期各项工作,我市积极主动地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

1、及时出台了《汉川市暑期普通高中课改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实施方案》,认真挑选项目单位,确定各班培训人数、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本次培训项目单位为汉川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汉川高中、实验高中,培训对象语文63人、数学57人、英语56人、物理40人、化学41人、生物21人、政治16人、历史18人、地理14人、信息技术9人、通用技术6人、综合活动4人、音乐10人、体育13人、美术9人。

2、分别召开相关人员会议,我们分别组织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工作专班会议,确定了各项目学校领导蹲点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各项目单位分别召开了各培训工作专班会议,布置工作,强调责任,解决问题。

3、充分作好技术设备后勤保障。7月15—17日,工作专班分别到各项目单位检查了收视设备、教室学习场地等准备情况,及时派技术人员到培训点帮助检修设备,确保各培训点的正常接收。7月19日前,各项目单位作好了充分准备,都能通过网络下载培训资源,保障了培训的顺利开展。7月21日开始之时,项目领导小组严局长带头,职成教育股组织专班到培训点巡查,督促各培训点按时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各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督学,参与研讨,收到较好效果。如:汉川一中刘其林主任、汪四坤副主任、汉川二中副校长雷亨亮、张广洲、工会主席陈艳平、教务主任尹汉桥、综合高中副校长何正金等。

(三)注重实效,确保培训各项管理到位。

加强过程管理,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环节,为使管理到位,我市以培训制度为制约手段,以网上信息交流平台为引导,管理学员学习,同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是加强制度管理。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了《远程培训班级管理办法》,建立班级管理的.各项制度,明确班级管理员(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对具体工作进行了细化分工。严格签到考勤,实行考勤汇报、通报制,每次集中在线学习之后,通报学员出勤情况。

其次是加强沟通引导。项目管理办公室向学员公布了班级管理员手机、电子邮箱等有关信息,指导学员向网络交流平台发送信息,方便学员及时、快捷地反映问题,促进沟通交流。

最后是健全档案。在档案管理方面,我们要求各培训点,及时收集整理培训材料,如文件、通知、计划、总结,学员信息,发言稿、考勤记录、照片、简报、学员心得、论文等分类归档。同时,我们各培训点建立好电子档案,方便管理。

二、培训成绩与效果

首次普通高中课改教师国家级远程培

...
《课改团工作总结优秀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