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年级工作总结通用6篇

时间:2023-06-12 作者:Brave 工作总结

通过写工作总结大家都能及时改正自身的毛病,工作总结是指对完成的工作情况编写的一份总结性文字载体,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高一上年级工作总结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高一上年级工作总结通用6篇

高一上年级工作总结篇1

高一年级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各班从仪表、卫生、学习状态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外,也暴露出各自的一些问题,个别生的不良学习习惯逐渐显示出来,对身边的学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一年级在第二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组织晨检,提高学生自律意识。

开学第1周,为行为规范适应周。从第二周开始,各班团支书负责制的原则,每天对学生的作业、仪表、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落实,每2-3周评选出每楼层的行为规范示范班。通过此项活动,提高了各班的学生自主、自强能力,使高一年级的整体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开好家长会。

本学期家长会安排在期中考试后,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况、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家长会的顺利召开,为高一年级学生的顺利成长提供了有利保障。

3.开好班主任沙龙。

每周一次的班主任沙龙活动,可供大家更好的交流,使各班均衡发展。班主任及时反映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量,解决了班级管理中的很多问题。

4.组织各班“午自习自主管理”

规范要求,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和年级部进行督促,每天年级部负责人检查午休落实情况,及时制止不规范行为。经过评选,高一年级以下班级被评为“午休自主管理示范班”:3班 7-12班。

5.组织家访活动。

在第6周周末,12位班主任及年级部老师一起到张窝镇、南河镇、辛口镇进行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活动。通过家访,班主任与家长进行了亲切交流,及时沟通学生的优缺点,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6.组织三好生、三好班集体的评选活动。

3月份,在德育处的领导下,高一年级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精心组织三好生、三好班集体的评选活动。各班首先展开自评,推选出参评人选,年级组组织各班进行演讲、评选的方式进行市级、区级荣誉的评选,最终优中选优,确定人选。其中,10班张耀旭同学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7班辛佩融、3班张艺璇、12班陆祎、9班孙玥共4名学生被评为市级三好生;高一3班、11班被评为校级三好班集体。

7.每月定期组织年级会

第6周:月考表彰,语文教师-刘敏老师作学法交流,深受学生喜爱。

第12周:期中表彰,12班万福京、10班古建欣同学分别作学法指导,张彦旭主任、张莹主任分别作重要讲话。

第17周:月考表彰,英语教师花玉梅老师作学法交流,获得好评。

年级组通过年级会、班级工作交流、外省市学生留宿管理等活动,培养高一年级优秀生的策划、组织能力。通过活动,学生们体会到承接年级工作的重要性、严谨性,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信,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

高一上年级工作总结篇2

我国古代的大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爱学的目的呢?在这一个学期的高一地理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索的。

一、认真上好第一节课,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每一章节的第一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抓住这个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讲好第一节课,这是学生对该章地理内容是否有兴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师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强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我在讲高一新教材的第一节课时,我是让学生假设他们自己是城镇规划师,让他们规划一个小镇的道路、桥梁、工业区以及居住区等。并让学生来讲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布局,并让同学讨论并展开辩论。这样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同时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身边,是学生有兴趣并渴望知道的东西,因而能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能增长见识,真切有用。

二、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用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世界气候的季风气候之前,我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

三、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1、谚语的妙用: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

2、巧借古诗文教学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犹如“味精”,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歌曲的借用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我间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引进来讲了。

四、穿插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例如,在讲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我讲了粤菜与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形成清淡与辛辣的特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小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坚定了他们学好气候这一章的信心。

五、不拘一格,让学生动手,搞好双边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现身说法,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我讲到高中课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时,我就例举东西南北四个区域,让去过这些区域的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人文特点说出来,学生讲到北京、海南、新疆时头头是道,几位讲得好的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兴趣不断加深。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讲的学生,课后还绘声绘色的给同学们讲述他们对当地环境的亲身感受。这种方法,犹如“一石击破千层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课堂小游戏,小竞赛,寓乐于教,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这样让学生能眼脑并用,在竞争中学知识,在竞争中掌握知识,趣味无穷。

六、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鼓动学生求知欲

家约翰·

...
《高一上年级工作总结通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