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作总结的写作,相信大家有十分熟练了,工作总结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农村小学双减工作总结8篇,感谢您的参阅。
农村小学双减工作总结篇1
“双减”提的特别响,“双减”是国策,事关教育,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为了更好的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我们首先得先弄清楚“双减”是怎么回事,“双减”到底减什么,这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尤其重要。
说实话,到现在我对“双减”指的是什么还有些迷迷糊糊,今天想普及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在百度里查了查,双减政策是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具体的要求是这样的:
首先,减压作业总量和时长的条款中,规定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同时人性化的要求学校安排课后服务,且结束时间不得早于正常下班时间,方便上班族家长接送。
其次,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和乱象的条款中,规定了不得在节假日,周末和暑期给学生进行学科类培训,对于线上线下的机构审核,课程时长,费用也都做了严格要求。各地则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化规范的细节措施。
“双减问题”弄清楚了,那么面对双减,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的态度呢?
首先,要接受,要慢慢适应。实行双减之后老师的负担确实重了很多,有人说“双减”对老师来说却是“双增”,我们都觉得“双减”之后累了很多,记得“双减”第一天下班时我累得腿发软,走路的力气都没了,很想把压力和这种不堪重负的感觉与最亲近的人倾诉一番,那天下班时我们在外面碰到,第一句话都是“真累!”可几天过去之后,明显感觉适应了很多,抱怨的话也很少再听到,一切恢复正常,真觉得教师这个群体整体的适应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还是极强的,是的,对于自己无法改变的,要接受,要快速适应,让每一次出现的新状况、新难题都成为成就自己的契机。
其次,要琢磨教材,琢磨学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前几天我一个亲戚给我发信息让我给她刚上二年级的女儿推荐一本练习册,她说现在孩子回来连作业都没有这可如何得了,我理解她的焦虑,孩子作业极少或没有作业的时候作为老师和家长其实我们都有一种不太踏实的感觉,孩子们用到作业上的时间大大减少,意味着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备教材、备学生,少讲,精讲,向课堂要效率,“双减”之下对我们的课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要锻炼自己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要学会给这些事物进行分类,锤炼自己化繁为简的能力,紧急重要的事情先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及时做,不太紧急的事情可以慢慢做,不要让自己陷在各类事务的漩涡里被动挣扎。
最后,每天要抽时间爱自己。爱自己可以是一次大汗淋漓的健身,可以是晚上回到家之后的一顿美餐、一壶养生茶,也可以是歪到床上随便翻几页自己喜欢的书,或是坐在电脑旁敲几行从心底流出的文字,甚至只是刷一集当下的热播剧电视剧,在工作这么繁忙的时候,身体和心灵,更要每天加倍爱惜、加倍呵护。有了健康的身体、明媚的内心才能在工作中散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才会给更多的孩子带去福音,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爱的人很难想象她会爱别人。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区别两者的不同。”面对“双减”,如此态度,甚好。
农村小学双减工作总结篇2
“双减”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但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在三个方面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课堂增效、严格作业要求、课后分层服务。
一、抓课堂,实现课堂增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使用者。这就要求教师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双减”政策下,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应学尽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吃饱吃好,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2.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3.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和信息化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无论用什么方法教都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4.让英语教学生活化,改变学生会答题不会会话,会阅读不会写作,能听懂不能交流的现状。
实现课堂增效,需要满足“四有”条件:有精准的教学目标;有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实在的教学效果。教师们会继续借助学校的教研常规工作,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实效,优化作业设计。
二、抓作业,严格作业要求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措施如下:
1.完善作业管理制度
制定了作业精编制度,作业布置公示制度,作业检查制度和考评细则,并纳入量化管理。
2.加强考核确保落实
根据作业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每周检查作业布置、批阅和学生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3.合理调控作业总量
严格按照学校制度,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4.精心设计分层布置
我校要求任课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分类、分层布置作业,鼓励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同时将家务劳动、综合实践及体育活动等纳入家庭作业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动脑能力。
5.规范作业批改
根据作业管理制度,老师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批改标志正确规范、评语恰当,记录详实。精准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学业提升。
6.强化作业分类指导
根据个体补偿与提升计划,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为学生顺利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学校把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展示相结合,不断挖掘优秀成果。还举行“学生优秀作业展览”,共展出二百余本作业。同学们看到优秀作业时,都被震撼了:清新娟秀的字迹、标椎的书写格式、错题的规范订正……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班级和学校作业展览,书写规范、正确率高、获优次数多、订正认真的作业成为大家的榜样。学生作业规范化管理初见成效,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抓辅导,课后分层服务
为了全面落实“双减”工作,我校深入调研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延时托管。
1、集体活动丰富多彩
校园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与特色教育的关键场所。让学生能运动、会运动、爱运动,发展特色素质教育,是我校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之一。根据学校场地和师资情况,目前我校开设了乒乓球、排球、篮球、健美操、舞蹈、绘画、书法、象棋、快板、校园之声、英语口语11个社团。学生人人参与,每人报一个社团。各项目负责老师学期初制定社团活动计划及周课时计划,每周三开展一次活动,写好集体活动教案及活动记录。
2、课后服务分层辅导
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当天作业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对学生需订正的作业进行面批和个别辅导,不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及时解决难题,基本能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