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真完成了这段期间的工作任务后,我们是时候都来写一写工作总结了,工作总结是我们对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做的总结, ,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党校2023年工作总结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党校2023年工作总结篇1
20xx年办公室在校委的正确领导及兄弟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围绕校委班子年初确定的党校工作计划,坚持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科室为目标,突出中心,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工作目标。
一、精心准备,高质量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7月份,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党校工作实际,制订了《中共孝义市委党校关于进一步引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活动意见》,认真开展三项活动学教工作。办公室在各种学教活动中主要承担会议记录的收集整理工作。采取专题式讲座和观看dvd光盘等学习模式,实现四个到位:人员到位、内容到位、时间到位、记录到位。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每月都能把学习情况及时上报,没有出现一次漏报或迟报的现象,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按照党校中心组的学习计划要求,切实开展党校中心组理论学习,并做好记录和总结。
二、高度负责,出色完成人事工资常规工作
11月份,认真完成全校52位教职员工和10多位离退休同志的调资工作。党校虽小,但人员成分较为复杂,有公务员编制、有事业干部编制、有行政工人编制、有普工编制,调资的方法差别较大,任务较重,但在我科室武红萍和陈丽华同志的努力下,一年来,办公室及时、准确地完成了人事、工资的各种常规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工作失误,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三、团结配合,尽职尽责履行各自岗位职责
办公室人手相对较少,但事情烦杂,而且每位同志岗位职责非常明确。其中安晓轶同志不仅负责单位的电教设备维护还是兼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武红萍同志专职人事工作,任丽霞同志为专职档案员,陈丽华同志专职财务工作。但是,我们分工不分家,能够很好地做好工作配合,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下半年,我单位由于添加了两名新分配的研究生,更加改善了办公室的性别比例结构,增加了办公室工作的亲和力。一年来,由于大家团结一致,配合默契,办公室工作气氛宽松融洽,对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去完成。
四、依章循规、努力迈向管理规范化
考勤制度的规范是一个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从统计的数据看,我们党校的考勤情况是比较理想的,全勤的同志比较多,大部分同志都能按照规定上下班,办公室能够严格按照学校制订的考勤制度规定,对迟到、早退、请假等行为按照规定汇总统计。认真做好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检查视察和个别来访的接待工作,做到热情周到、大方得体、有礼有节。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坚持节俭节约原则,对能不花钱的就不花,能少花钱的就尽少花。党校的招待费用和其他单位相比还是很低的,而且都是工作需要的正常开支。管理好打印机,做到维护保养修理及时,质量保证。严格管理党校各种公共财务,坚持原则,杜绝浪费现象。
五、合作协调,服务党校中心工作
办公室始终坚持维护党校窗口形象,积极完成校委交待的各项工作,支持和配合各科室及时完成各自职责,服务党校中心工作。召开各种会议时,能主动配合完成会场的布置和前期准备工作。密切配合函授站、对外培训中心开展招生培训工作,配合后勤管理科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形象牌的调整,实现党校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同步发展。
总之,20xx年是学习的一年,进步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党校2023年工作总结篇2
市委党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上级党校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通过“突出三个着力,实施三个拓展”,强化特色办校理念,积极争创一流县级党校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__年的主要工作
(一)突出三个着力,坚持质量立校。
1、着力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建好党的人才培训基地。一是抓好主体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一年来,我校举办了《宜都秭归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村干部能力素质提高班》、《全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市‘两新’组织第一书记培训班》、《宜都市第十二期局级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次14个,培训人数1023人。二是抓好部门联合办班,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今年先后与市安监局、统战部、非公党工委等部门联合办班5期,培训学员310人。三是打造“两江讲坛”品牌,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今年我们邀请了中央党校李建成等知名专家学者到宜都进行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跨越发展 挺进百强”战略研究》等4个专题的培训,听课人数达到4000人次,市委中心学习组成员均参加了所有专题的学习,通过这一形式掀起全市干部理论学习的高潮。
2、着力助推主旋律弘扬,建好党的思想政治宣传基地。一是扎实抓好课堂宣讲。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学拟定教学计划,精心编好培训教材,深入开展专题研讨,生动开展课堂宣讲,把学员在党校的学习过程变成统一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二是积极开展送理论到基层。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入耳、入脑、入心是党校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年来,我校共承担了全市乡镇及市直机关、企业等单位50场次的理论宣讲,受众4560余人,较好地完成了宣讲任务。
3、着力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优势,建好党的理论研究基地。今年我们围绕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围绕基层党建与创先争优、城乡统筹与社会管理、项目建设与征地拆迁、招商引资与品牌建设等内容,精心策划了一批重点科研咨询项目,组建工作专班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科研论文和调研文章10篇,同时形成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件进课堂。《宜都探索异地合办青年干部培训班纪实》被市委办第九期参阅件刊发。
(二)实现三个拓展,实施特色兴校
1、拓展培训模式。一是内引创品牌名校。党校搬入新校区后,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及本地各种资源,积极拓展外训工作,建立了4大类20多个专题的对外干部培训“菜单”,挖掘了以“土老憨”、天峡鲟业、周家河村为代表的工业经济、新农村建设等特色资源,建立了14个培训基地,为主体班及外训班学员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现场,使他们真正学有所获。今年承接的 “五峰基层干部‘解放思想、赶超跨越’专题培训班”和3期“新疆干部宜昌培训班”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培训人数达到400人。二是外联辟办学新路。今年与秭归联合举办了《秭归·宜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班53名学员(其中:秭归25名、宜都28名)都感受到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彩学习内容,特别是红安革命老区、大冶、洪湖等地的参观考察,模拟公开招考、模拟新闻发布会等培训形式让学员们学到了真实的东西。三是外派促跨越发展。近年来,宜都市为冲刺百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了干部外出培训的力度。 20__年,投入培训经费58万元,先后组织了党外人士、“两新组织”第一书记、第二代企业接班人、乡镇处及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等164人赴浙江义乌、河南巩义、四川都江堰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和培训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通过专题授课和现场参观学习,使全体参训学员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收获了经验,为我市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新启示和新理念,有力提升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达到了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长才干的预期目的,为我市冲刺全国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