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区工作总结6篇

时间:2023-08-28 作者:Brave 工作总结

我们的工作总结应该客观地记录我们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工作总结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吸取经验教训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校社区工作总结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校社区工作总结6篇

学校社区工作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中小学中开展毒品预防”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认识当前毒品泛滥蔓延的严峻性,切实增强毒品预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毒品预防作为我学校德育法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传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禁毒意识和拒绝毒品自控能力,打造平安校园。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组长:何兵

副组长:

张秀文

彭开慧

杨彩霞

孙耀文

杨顺兵

组员:李勇

杨银菊

龙刚

戴启康

龙正芳

杨智勇

蒋芳

张庆规

各教研组组长、各班班主任

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校把禁毒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通过校会、国旗下讲话、队会、黑板报、广播站对师生进行宣传。把禁毒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与学校法制相结合,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相结合,做到毒品预防工作常抓不懈,使广大师生了解毒品基本常识,无人参与涉毒、吸毒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毒品预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四、集聚合力,加强。

我校注重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落实毒品预防,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活动。邀请司法人员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学校老师结合研究性学习开设“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的课,引导学生们通过查阅、展示资料,讨论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增强禁毒、拒毒意识。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毒品预防宣传。学校还依托家庭、社区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合力。

学校认真落实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禁毒活动,做到经常化、规范化、有特色、有实效、群众参与率高的毒品预防活动,每次宣传工作要做到“六有”,即:有领导参与、有音响设备、有图片资料、有横幅标语、有宣传记录,有信息上报。做好“五个一”活动:

1.上好一堂禁毒课。学校要求各班利用班会课上一节禁毒课。

2.看一部宣传片。组织全体同学通过观看“拒绝毒品、关爱未来”禁毒专题片,让师生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禁毒的重要性和当前形势的严峻性。

3.读好一本书。5年级至6年级组织学生看书学习禁毒知识,让学生切实掌握毒品知识和国家对禁毒的法律法规。

4.开好一次班会。三至六年级各班活动课举行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的班会,开展禁毒讨论,提高防毒、拒毒意识。

5.写好一篇心得体会。3年级以上学生每人完成一篇心得体会。

精心组织“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通过观看禁毒展览、禁毒影视片等形式,结合班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开展一次禁毒拒毒宣誓签名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要求每名学生在家里开展一次“不让毒品进我家”的宣传活动。

总之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扎实有效地把这项工作搞好,为巩固“无毒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社区工作总结篇2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现制定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机制: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管理系统

(1)学校方面由校长为首,教务处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共同组成。其职责是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协调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对家庭、社会进行指导,主动沟通与家庭、社会的信息渠道,交流信息。

(2)家庭方面,由热心工作并有一定威信的家长组成家长学校,其职责是参与学校管理,共同监督学校、教学工作,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传达学校信息,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

(3)社会方面,建立村委组织,由村委行政部门分管宣传的领导为首,其职责是配合学校抓好青年学生的社会、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组织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组成的管理系统中,以学校为主导,协调其他两方面的工作。

2、学校与家庭的协调途径

(1)互相访问

学校同家长就孩子问题互相访问、交谈是好学生不可缺少的途径。家庭和学校间的互相访问既可交流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学生,也可在此基础上研究措施、统一口径,达到提高效果的目的。具体形式有:

①进行个案家访。目的在于针对当前学生情况,同家长研究现代家庭方面的问题,了解当前家庭的现状,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改进意见,为学校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②常规性访问(学校教师和班主任的常规性工作)。教师、班主任代表学校就孩子问题对家长进行访问。目的在于实现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商讨策略,明确目标,协调统一影响,提高效果。

③家长访问学校(家长会),其目的在于商讨策略、明确目标、协调统一影响,提高效果。

④家长访问班主任,其目的在于向学校通报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征求对学生进行的'建议。

(2)通讯联系(学校校信通)

家庭和学校之间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e-mail等方式实现双方的联系、互通信息的途径。

(3)召开家长座谈会

召开家长座谈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主要的且具有高效率的途径。家长座谈会包括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类型,其中较多的采取班级的家长座谈会。

(4)开办家长学校

开办家长学校目的在于提高家长素质,从而提高其子女的水平,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家长学校的内容一般有学、心理学知识的讲授、教子有方的家长经验交流,探讨子女中的共同性问题等。家长学校授课的教师由校长、教导处主任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也可邀请有教子经验的家长承担。

3、学校与社会协调的途径

(1)学校的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工作。学校主动地安排、组织社会宣传和服务性工作,这是学校与社会做到配合协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向社会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的功能与作用,宣传学校与社会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现在进行的主要工作等,以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社会机构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从而与学校工作协调配合,支持、帮助学校搞好对青年学生的工作。学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适当开展社会宣传服务性活动,宣传政部门的方针、法规及中心工作和进行科技传播等,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校同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对学校工作的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协调配合。

(2)加强学校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学校与社会联系途径是广泛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学校的重大事情及将要开展的活动及时向村委反映,以争取通过宣传媒体向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支持学校。二是学校要争取社会宣传的配合支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寓教于各种有益活动之中,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

(3)建立稳定的社会基地。学校把那些对学生具有意义的单位作为学生的基地。这些单位是学生的好教材、活教材,学校要加强同这些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作用,要依

...
《学校社区工作总结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