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7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Cold-blooded 工作总结

通过工作总结我们有机会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助于更加明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工作总结可以提升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降低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7篇

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篇1

近期我们校开展了“践行五和郧阳,争做美德少年”、“人人争做文明小公民”主题道德养成教育活动,以此为契机,强化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注重道德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得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践行五和郧阳,争做美德少年”、“人人争做文明小公民”是对广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安全意识,校园环境意识等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任务

1、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机制,全方位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2、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少先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整体提高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的工作水平。

3、创新学校常规管理,激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一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

4、通过大力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三、主要工作重点

按照养成教育分层次、有重点地工作思路,在扎实做好已推广好习惯基础上,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五和、倡五和、做五和”,开展了以下活动: (1)强化“责任”教育

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2)强调“秩序”教育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3)加强“礼仪”教育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具体的礼貌要求,分步骤实施,积累滚动,形成规范。

(4)落实“和善”教育

倡导人心和善,互相帮助,将心比心,善待他人,善待自然。(5)促使“上进”教育

在学校开展了“比学赶帮超,人人争上游”的活动,激励强化学生的上进争先。

(6)狠抓“卫生”教育

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将放在卫生习惯上,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主题系列活动。向全校同学发出“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家园”的倡议。举办“践行五和郧阳,争做美德少年”、“人人争做文明小公民”主题演讲、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

四、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实行养成教育以来,学校校容校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下学生活动非常有序,上下楼梯靠右走,学生的各种活动井然有序如打球、做游戏等;学生个人卫生洁净了,校园环境整洁了,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增强了;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守纪律了,学生会学习了,自信心增强了,文明学生越来越多,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虽然我们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在养成教育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积累,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把我校的养成教育做得更好。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

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篇2

我校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首先,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把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摆在首要位置,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政教处为桥梁,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为纽带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网络,在县教科局《 》的指示下,深入细致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身立教,师德垂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师德教育,强调教师示范作用。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育√一秘★.1mi.net√人的管理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师首先行为要规范。我校在教师行为规范方面制定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师德建设规范。具体做到:

(一)、课前规范

1、课前到位。坚持上课前一分钟到位,教师到达教室门口时应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上课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学具准备情况,及时表扬、肯定或指出不足,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课前组织。正式上课铃响后,教师立即进入课堂走上讲台,示意班长喊“起立”,老师迅速检查学生起立情况,要求学生向教师行注目礼,待全体学生起立规范后方可师生间问候、行礼。行礼过程中,气氛应庄重,感情要亲切。

3、功能室上课。在各个功能室授课时,科任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排队整齐、安静进入教室,并教育学生爱护各功能室内的仪器设备,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切实搞好组织工作。

4、教师仪表。教师上课穿着要朴素大方,不允许穿奇装异服,不允许穿拖鞋进教室。男教师不允许留长发,不允许穿背心进课堂,女教师不宜化浓妆。

(二)、课中规范

1、语言文明。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礼貌语言、普通话,讲究语言艺术,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教育学生时应严、爱结合,但不得打骂学生,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教学板书。要工整、规范,禁止使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一般情况下,重点内容要板书在黑板中间,学生板演要放在黑板两侧。

3、关注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媒体,选择恰当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内驱力。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努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严禁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

4、思想教育。所有科任教师都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既管教又管导,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师要特别重视规范学生站姿、坐姿,看书写字姿势。放弃对学生课堂常规的养成教育是科任教师严重的失职行为。

5、师生行为。

教师应该站立上课(音乐教师弹琴时除外),学生进行作业、实验等操作活动时,教师应行间巡视指导,不可处理其它事务,巡视时的语言和动作以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活动为宜。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站姿以及看书、写字的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护学生的视力。

上课时不得处理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的事务。上课时不应会客,不能接打电话,更不得中途离开课堂。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离开课堂时,要马上通知学校委派其他老师到课堂。

教师必须做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如逢眼保健操时间,任课教师应督促、指导学生认真做操。

如有其他人员听课,教师应示意学生请客人先离开教室。下课后,教师应在教室

...
《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