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们都要认真书写自己的工作总结,我们写的工作总结是别人认识我们个人能力的好机会,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支部半年度工作总结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支部半年度工作总结篇1
坚持“三个牢牢把握”推进“建+业务”深度融合
强调:“要围绕中心抓建、抓好建促业务,坚持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这为推进“建+业务”深度融合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工作感到,作为新时代高校基层组织,关键是实现的建设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使建过程中的政治引领、监督管理与教学科研中的立德树人、科技创新有机统一,切实解决“融什么、怎么融”的问题。
在学校委的具体指导下,学院委一班人深入实施“一融双高”建设专项行动,探索建起“建+业务”深度融合的“五同五进”工作法(政治理论与业务技能同步学习求进、建重点与业务重心同步部署推进、监督管理与业务日常同步融合促进、建成果与业务实绩同步考核竞进、建规章和业务制度同步完善督进),坚持以“三个牢牢把握”推进“建+业务”深度融合,做到“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切实用高质量建引领保障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坚实成果为实现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加速跑”贡献力量!
坚持牢牢把握“以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凝聚起“抓好建是最大政绩”的思想共识,确保“建+业务”共绘一张图谋划。《中国共产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坚持高校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这就围绕高校的主要业务职能,厘清了融合方向、提供了根本路径,是我们“围绕中心抓建、抓好建促业务”的发力点。我们的高校是领导下的高校,是社会主义高校。在做好业务工作时,千万不可让陷入弱、散、垮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抓好建是“一个大的政绩”,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一个大贡献”。
推进“建+业务”深度融合,首先要以的建设统领理论武装,以理论武装强化的建设。学院委注重把“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同步学习求进,把“建重点+业务重心”同步部署推进,从巩固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建问题,把建作为最大政绩,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践工作中,组建“前沿·先锋”理论微课宣讲团,探索运用“五讲五学”模式,学深悟透《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简史》等经典原著,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建设方向和年度工作要点,每月同步召开院(系)务会和支委会,统筹安排建和业务工作。制定《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计划》,纳入《支部组织生活月计划》,由支部牵头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前,先深入学习中央最新要求和有关会议精神,做到同时安排、同步组织,持续激发坚定信念跟走的行动自觉。
坚持牢牢把握“独特而强大的组织优势”,传承好“一切工作到支部”的优良传统,确保“建+业务”共布一盘棋联动。独特而强大的组织优势,是一把解开“中国共产为什么能”的“金钥匙”。强调:“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实践感到,作为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支部是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拥有着强大组织动员力、行动力、战斗力。《中国共产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支部担负直接员、管理员、监督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形成了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工作为人民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围绕中心抓建、抓好建促业务”的支撑点。
推进“建+业务”深度融合,就要把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业务工作发展的优势。实践工作中,学院委坚持“监督管理+业务日常”同步融合促进,带领学院委一班人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使业务相关、专业相近、学科相似的教研室、课题组、研究所组建成一个支部。探索“带头人+支委”“建+科研”特色模式和“专业+竞赛”课程育人模式,由学科带头人担任支部委员,以科技创新为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支部全面审核把关各类科研项目,形成“重大难题破解靠支部、重大科研攻关有支部”鲜明导向,开展产学研“融合共享·互促共赢”实践活动,学院委组织教工支部书记走访企业,并与企业支部建立每月组织生活对接互动模式,研究讨论、高效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实现“学院+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选派支部纪检委员为师德师风监督员,在教师选聘、职业准入、职称评审、项目申报、评优奖励等环节,支部严格审查审议,全面执行师德禁行行为“零容忍”。推开支部“红肩聚力”共建工程,开展“三个聚力联合”(支部+教师群众+民主派),由支部牵头组织,民主派紧密团结,教师群众踊跃参加,在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坚持立德树人、心怀“国之大者”。
同时,学院委注重推开“建成果+业务实绩”同步考核竞进。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拔优秀学术带头人担任系(中心)主任,选拔优秀教工支部书记担任系副主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促进成长为推进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召开支部书记述职大会,聚焦“团结凝聚支部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保障事业发展情况等”进行现场述职和民主测评。由支部组织开展学院内设各系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及干部考核,并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民主测评,把评议结果将作为评先评优、推荐遴选等方面重要参考,切实以高质量建成果促进高质量业务实绩。
坚持牢牢把握“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建立起“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对接”的长效机制,确保“建+业务”共促一体化发展。强调,处理好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的关系,制度制定很重要,制度执行更重要。学院委深刻认识到,抓建和业务融合不能是形式上的生拼硬凑,必须明确业务方向、规范业务要求、建立业务机制。以化工学院为例,就是要在学校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领头雁”“引领者”“先行者”指示要求,聚焦辽宁全面全方位振兴、大连高质量建设“三个中心”和“两先区”,服务“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战略,扎根中国大地、深植辽宁沃土,奋力实现大工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加速跑”。
实践工作中,学院委坚持“建规章+业务制度”同步完善督进,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都抓具体、抓深入,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坚持履行“一岗双责”,员领导干部结合业务工作推进,抓在日常、抓在经常,确保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围绕“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建起“年方案与规划、月报告与计划”的监督检查机制,建起“一对一”交友机制,促进与老教师老教授老员结成“红对子、研学组、服务队”,以口述历史追忆办学初心,用授课特色传递教学经验,赓续“由创办、为服务”的红色基因传承弘扬。完善《人员补充政治审查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严格一会一报、教材审核,把控课堂教学、论坛讲座正确方向,切实织密一张网、筑牢一道墙。以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