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工作总结的内容是能够反应我们平时的工作态度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总结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总结篇1
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成果,根据州创建办制定下发的《黔东南州20xx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点》有关将,现将剑河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
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的开展,县民宗局在工作员少的情况下,局党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及时和县委、县政府进行汇报,年初制定了《剑河县20xx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点》,明确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工作员职责,细化落实工作责任。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一是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各级上下纷纷热议。11月6日,剑河县民宗局组织全局干部会议,党组书记李代虎逐字逐句组织了学习,并提出全局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五中全会的重要意义,认真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全会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要求每名干部撰写一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上墙。二是学习党的民族理论知识。一是民间赶集日开展宣传活动。11月3日是剑河赶集日,县民宗局与县司法局在县城关一小组织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发放《贵州省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手册》宣传资料3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4幅;二是“双培”培训宣传教育。2020年,剑河县开展了四期“双培”促“两业”培训,培训人数100人(次),县民宗局在培训会组织学习了党的民族知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三是11月5日,县民宗局与县妇联联合举办的“锦绣计划”培训会上,组织培训学员了党的民族政策,安装了31人“双培”app和微信公众“团结进步黔东南”,使参加培训学员进一步了解党的民族理论知识。三是学习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11月5日,在县民宗局与县妇联联合举办的“锦绣计划”培训会上,贵州省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文英现场教授参训学员苗族剪纸、手工刺绣技艺,并宣讲了个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以此鼓励参训学员人人参与民族团结工作。四是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举办中秋国庆等节庆活动举办跳芦笙、唱民歌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财交融交流。
(二)抓好示范创建工作。一是20xx年申报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2个,县城关一小获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二是建立以县司法局为示范创建示范单位点,开展法律法规、普法宣传等活动。
三、存在问题
由于当前脱贫攻坚和人口普查工作,单位抽调人员多,造成各项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不多,宣传力度不够。
四、下步工作打算
加强在农村基层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利用微信、抖音、qq群等现代传播工具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以此扩大宣传面。
2024年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总结篇2
今年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指导下,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体,牢固树立少数民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实施宣传教育、基础组织、平安创建、基础建设、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六大工程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工作,为推动我乡民族宗教工作稳定好转打下夯实的基础。现将2021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共有6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共**户**人,居住着景颇、傣、汉、僳僳等民族。下设**个党总支,**个农村党支部,**个机关党支部,**个青年人才党支部,共有**名党员。辖区登记在内的宗教场所**处,以堂带点的活动场所**个。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确保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乡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我乡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4月13日**乡召开民族宗教领导小组会议,经乡党委政府研究,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民族宗教工作兼职干部,同时以村为单位,结合**乡实际,按照党政齐动手,各尽其责,共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原则,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多形式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乡党委、政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示范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一是利用周一学习例会(2月10日、4月13日、8月20日和11月6日)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分管和从事民族工作干部开展系统的民族政策理论培训;二是充分利用橱窗、街道宣传和村组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2月、4月、8月和12月共组织宣传4次,受教育群众700人次。主要宣传党在发展民族关系中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和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宣传依法治国和建设法制中国的理念,为我乡创建平安**、构建和谐**营造优良的氛围。
(三)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排查,强化宗教事务的管理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始终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三个决不允许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一是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排查,谨防境外宗教势力渗透,每月协同各村网格员到宗教场所检查,检查传教知识、消防安全等,一切都是按照党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没有民族宗教矛盾纠纷;二是完善了宗教场所的登记和日常管理工作,对全乡范围内的宗教场所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全乡登记在内的26处宗教场所,经排查取缔后**乡现剩24处宗教场所(取缔**茅草寨教堂和仗刀景颇教堂),其中:佛教场所5处(银河村汉传佛教1处、相帕村南传佛教3处、**村南传佛教1处),基督教场所19处(璋刀村5个、鲁洛村6个、宝石村4个、**村2个、银河村2个)。**乡信教群众2341人,其中汉传佛教15人,南传佛教409人,基督教1917人。
三、存在的不足及问题
(一)基层网格难建立。近年来,中央落实县、乡、村三级工作管理网格,建立一网两单切实解决基层宗教无人管、不愿管、不敢管的现象,但工作责任制仍难以建立,一是乡镇民宗干部没有法律法规赋予权力,无法依法管理;二是村级干部在宗教法律法规方面培训少,没有把宗教管理工作纳入村干部考核范围,存在三不管现象。
(二)行政执法难实行。虽然国家出台了宗教方面的政策法规,为基层宗教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宗教法规还有很多空白点,加之没有具体执法人员,不少宗教问题存在无法可依,特别是宗教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