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进步,我们就要重要重视个人总结的写作,通过个人总结的写作,我们可以发现并弥补自己的短板,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进修护士的个人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进修护士的个人总结篇1
“护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护士必须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智慧,娴熟的技能,优雅的行为举止及健康的人格。”这是朱静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事护理工作13年来,她一直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同事们一道将骨科护理打造成医院的服务品牌。
骨外科经常收治因交通事故严重受伤的病员,病情变化快,生命垂危,护理工作繁重,每遇重大抢救,朱静就放弃休息,主动到科室参与抢救。骨折患者要求“三分治七分养”,这七分养中包括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正确及时、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病人顺利康复的必要条件,朱静她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2000年她从同济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回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及时向手术医生了解所用固定材料的类型和固定后的稳定程度,从而科学安排术后锻炼的时间和锻炼方式,使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和功能康复尽量同步,达到最佳疗效。多年来,从没有因为功能锻炼不及时,指导不正确而出现相关并发症,大大促进了病人功能的全面康复。特别是对于全髋置换、膝关节置换及膝关节镜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髋、膝关节的功能,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手术效果,增强了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朱静努力做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绷紧护理安全的这根弦,对每一次的操作,每一个的护理医嘱,她都仔细认真地执行,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面对病人的误解,她细致耐心地倾听,用真诚的微笑,温和的话语和热情主动的服务来消除隔阂,减少了纠纷。由于工作出色,朱静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巾帼文明示范岗”,“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工作之余,她还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国内护理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申报国家专利两项。
每天用微笑迎接每一个病人,将对患者的关爱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从初出茅庐的年轻护士成长为今天科内护理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姚宜一路走来。
姚宜所在的眼科病区以老年病人居多,有很多是现今社会上所谓的空巢老人,他们形单影只,缺乏陪护人员,性格孤僻执拗,让人难以相处。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姚宜发现他们内心孤独,身边缺乏倾诉的对象,恰恰是需要更多关爱的一群特殊群体。因此,在护理此类病人时,会多一些留意,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发现他们的内心变化,她会在他们的床边停留更长的时间,安静地聆听,轻声地宽慰,用真挚的关爱使老人接受自己,为老人营造一个身心俱佳的治疗环境。
病痛使眼疾病人的世界不再光明,也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有些病人甚至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姚宜就让自己成为他们在医院里的第二双眼睛。及时地端上一杯热水,看着病人服下药丸;拎起输液瓶搀扶着走进厕所,使病人不用伸手触摸着为脚下的路担心;实时地报上自己的名字,声音清脆响亮,使病人在模糊的世界里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存在。病人也有自己的尊严,有时不愿开口要求,她会通过观察主动地提供帮助,这样比起被动的给予会让病人感到更加的贴心和温暖。
在工作中除了一如既往对自己严格要求,她也会不时地总结思考,不断磨练专业技能,参与科室的技术创新,近年来她参与完成课题先后获得湖北省重当初戴上庄严的燕帽时曾许下的诺言,伴随她走过了十几年人生旅程,作为一名普通护士,用爱心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与勇气,这是覃俊妮对护理工作的理解。除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外,她还对特殊病人进行特殊护理,如遇到卧床的病人没有陪伴,她就主动承担好病人的生活护理,还要多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让病人能安心放心接受治疗护理工作。
心内科的病人大多都很危重,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随时需要投入抢救工作,在需要加班的时候她做到随叫随到。遇到特别危重的病人,如严重心衰、急性心梗后泵衰竭、主动脉夹层、恶性心律失常等,除了及时抢救外,因为身体的病痛,加上对他执行各项监护治疗设备的陌生,病人会产生焦虑恐惧甚至抑郁的情绪,这个时候覃俊妮会积极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尽量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前段时间科室收治了一个88岁高龄的大面积心梗病人,因病情过重,病人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拒绝进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作为责任护士的她,耐心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帮助病人重新树立了战胜疾病的勇气。
进修护士的个人总结篇2
承蒙医院领导、护理部老师的关心,我有幸到被派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进行了为1个月的进修学习。通过进修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感染科在护理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在护理质量上存在的差距,也深切地领会了省人民医院先进的护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但同时,我也看到我院比较闪亮的一些地方,比如:护士礼仪方面、药品的下送、治疗室的管理、医嘱执行核对双签名程序等等,这些充分体现出我院护理队伍在制度落实、质量管理方面做得较好一些、执行得到位一些。现将我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省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数量、职称、年龄结构配置情况。省医院感染科是一类科室,40张床位,连加床一共58张,人员编制是1:0.45,共18人,n0—n3级护理人员配置合理,以经验丰富带动经验不足、以能力强辅助能力弱的优化互补组合形成了比较稳定、科学的编配结构。同时,也给了科室一个可以发展的空间。
二、实行岗位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护理工作繁忙却有序开展。在省医院感染科,每天五、六十个病人,危重病人多达一、二十个,还有二十多个一级护理病人。而且入院每个病人都要进行压疮、跌倒、mews评分(早期预警评分)和导管风险评估。每天繁忙的护理工作晨晚间护理、输液、安氧、监护、雾化、排痰、健康教育等等忙得护士无暇驻足停留半分,时刻穿梭在病人之间。虽然护理工作如此繁重,但她们都实行了岗位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制定了科学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每个护士按照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工作,输完液体后立即配好下一组液体推治疗车给每个患者主动更换液体、健康教育、书写护理记录等等,使工作井然有序开展。同时,也给予了护士更多的自主权进行自我管理,给予了护士更多的机会参与管理。
三、严格的制度管理,处处体现核心制度落实。每天晨交接班,护士长带队,夜班护士带上快速手消毒液同各组责任护士交班,对每个患者都要进行床头交接班。交接班非常严格、仔细,从病人的病情、治疗、饮食、床头卡、药物过敏史、皮肤、腕带、防压疮、跌倒警示标示牌,到病人的头发、指趾甲、胡须、口腔卫生,再到病人的床单元管理、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等逐一交接,每次交接班都需要一个多小时,每个工作细节处处体现出护士自觉、责任、积极向上、不偷懒、不抱怨的态度,处处体现出核心制度的落实。
四、学习氛围浓厚,护士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操作本领。每天八点书面交班后,都要进行护理业务学习、护士长提问。尤其对年轻护士,要求人人有参与、有学习、有回答。学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十大安全目标、护理核心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岗位职责、护理操作并发症、应急预案、抢救用药、专科用药、病人八知道等等。在省医院感染科,护士需要背记的内容,护士长要求每个护士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护士长处过关。通过晨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