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工作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工作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以防止工作总结们进一步扩大化,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服务业工作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服务业工作总结篇1
今年以来,根据区委区政府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要求,街道上下高度重视,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方案,细化推进措施,狠抓落实,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作如下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项目招引
街道始终把大项目招引作为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年初即制定项目招引工作计划,明确具体措施,任务层层分解,压力人人传递,积极努力招引各类生产性、生活型服务业项目,对有意向投资的客商,积极宣传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协助其办理各种手续,通过努力上半年竣工投产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江苏华远物流有限公司,投资近4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00万元,拥有各类大型长途特种运输车辆近百台,经营范围10多个省市,年营业收入近3000万元。
目前在手正在积极推进建设的有景区母婴会所、中央商场电玩城等,街道安排专人积极跟进,做好项目帮办服务工作,计划三季度竣工验收。
(二)物流企业培育
街道加大重点物流企业的培育力度,将其作为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确定重点培育对象,责任分工到人,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精心安排、科学组织、稳步推进,为相关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生存土壤,上半年重点培育的物流企业有德祥物流、永迅物流、及时雨物流、贵合物流、芳诚物流、新东渡物流、振发物流、新安物流、波力物流有限公司等。
拟新增规上物流企业为鸿祥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因是20xx年之前注册的老企业,按照统计新增规上企业要求必须到今年年底才能新增入统计库,目前正在积极跟进,预计年底前新增入库。
同时街道加大招引培育3a级物流企业力度,深入摸排规模大、实力强的物流企业,做好跟踪服务,政策扶持、升级引导工作,下一步将积极企帮助企业申报创建3a物流标准。
(三)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积极鼓励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服务业发展,对于规模较小的服务业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充分利用其经营方式灵活的优势,积极探索线上网店与实体店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快扶持一些规模较大的零售及住宿餐饮服务业单位的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一批有竞争力、上规模的服务业企业,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创建文化品牌,推动企业内涵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四)做好服务业基础性工作
完善服务业发展监测体系,建立工作网格,成立服务业发展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办主任任组长,条线领导任副组长主抓,具体责任人具体抓,各社区居委会主任作为小组成员负责各辖区内服务业发展工作。同时切实发挥领导小组作用,积极摸排辖区内情况,分行业完成相关企业经营、用工、纳税等数据的统计、归类、汇总。积极配合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准时参加各类会议、落实相关通知、及时准确上报各类材料、报表,向企业传递区级各类信息和引资资金的争创。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结构比较单一,辖区内服务业多以商业零售和住宿餐饮为主,普遍存在注册资本低、商铺规模小、规划部局散的现象,缺乏统一的政策导向,市场随意性较大。传统模式多,新型业态少,类别单一,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于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
(二)商业积聚性较若,辐射能力有待提高,辖区内商业圈建设相对滞后,商业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竞争合力。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提高帮办服务水平,争取更多项目落户。进一步拓展物流企业培育渠道,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
(二)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利用辖区特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精准定位,扩大服务业积聚效应。
(三)进一步对照目标找差距,进一步找准差距强措施,凝心聚力,齐心协力,群策群力,不遗余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服务业工作总结篇2
为保证我市市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客观反映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借鉴近年来服务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统计局服务业处积极想办法,上措施推进我市服务业统计工作。
一、贯彻执行省服务业调查制度。参照省服务业调查制度,结合我市市实际情况,全面、及时反映我市市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市统计局分别召开了全市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服务业统计工作培训会,限额以上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培训会,和大企业服务业统计工作会。对系统内单位、限额以上单位和法人单位较少的企业(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同时对个别行业辅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作为补充。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
二、确保服务业各责任部门专业人员全部培训到位。采取“先统一、后重点突破”的原则,对报表制度和数据处理程序进行统一培训,再派专业人员走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电话咨询等方式及时给予帮助。
三、对责任部门之间、责任部门与被调查单位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针对被调查单位主管部门的划分,调查单位不配合等情况,服务业处专业人员及时介入,对被调查单位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被调查单位的主管部门,并协调被调查单位及时报表给相关责任部门。对某些不配合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以确保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数据处理更程序化和科学化。今年限额以上单位我们采用了省上的数据处理程序,并培训到了市级各主管部门;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户调查,我们请市统计局计算站的同志编写了程序,在试用后培训到了各区县统计局从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同志。程序的使用既规范了各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后续产品的开发上。
五、建立良好的专业处室和各部门工作关系。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跟专业处室进行勾通,得到了市调查队产业科,市统计局法规处;市统计局计算站;局分管领导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们积极走出去和各部门相互交流、相互协调,先后走访了市财政局、市
劳动局等部门,为服务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以上措施,我市服务业统计工作正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
对下一阶段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针对服务业统计基础薄弱,工作协调难度大,信息化建设不够,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市统计局将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从企事业单位、行业部门和统计部门看,服务业的统计基础都十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迟报、漏报、拒报等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因此,我们想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企事业单位、行业部门和统计部门统计工作培训会,规范企事业单位、行业部门和统计部门基础工作,提高服务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统计工作责任心,建立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服务业统计不仅涉及的部门多,而且各部门间相互交叉,各区县服务业发展不一,服务业统计工作开展迟滞。要想服务业得到好的发展,服务业统计工作得以实质性推进,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应要求各区县尽快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区县,将服务业发展目标纳入部门、区县目标考核。
三、鉴于服务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不够,应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