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8篇

时间:2023-02-02 作者:tddiction 活动方案

小伙伴要想写一篇出色的活动方案,有挺多值得关注的方面,撰写一篇全面的活动方案,我们的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8篇

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感知磁铁特性。

2、了解磁化现象。

活动过程:

1、课前让幼儿了解磁铁可以吸什么,再让幼儿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体可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不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让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4、磁铁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现象。

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身边的事物比较快和慢,并且引导幼儿感知快和慢之间的变化。

2、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以及谦让的精神。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二、活动准备:

1、平衡木两张、球3—4个、陀螺、风车等。

2、音乐磁带(快和慢两段音乐)、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快和慢。

1、我们一起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吧!

2、“听完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发现?”

3、“原来音乐有的快有的慢,那我们就听着有快有慢的音乐中让身体动起来吧!”

(二)、感知周围事物快和慢的关系。

1、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到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区域中玩一玩,并且比一比谁快,谁慢?

2、集合:“刚才你们都玩了什么?你们在玩的时候谁快谁慢一点呢?”

3、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吧你们再去玩一次吧!

4、集合:“你们这次谁快谁慢呢?为什么?”

(三)、拓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发散性思维。

1、快的东西是不是一直都是快的,而慢的东西是不是就一直都是慢的呢?

2、怎样才能把快的东西变成慢的,而把慢的东西变成快的呢?

3、小结:小朋友说的很好想的办法也很多,快的东西不一定会永远都是快的,而慢的东西也不会一直都是慢的,就像有的小朋友吃饭很慢,但是只要你愿意改变,努力一点就可以变得快起来。

(四)、小朋友,其实时间过得很快,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做什么?能不能浪费时间呢?

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猜想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寻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 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 教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篇4

一、主题选择的缘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对人类的重要性,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科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和自觉追求的精神,具备对科学的独特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是我们所熟悉的,是生活的必须品,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也是他们所喜欢的。幼儿喜欢水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机会,有时间,他们就会嬉戏玩闹,甚至有的儿童能在自家的卫生间玩一下午的水,不难看出幼儿时多么得喜欢水。但是这些行为往往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制止,而不能尽兴。

在以往的科学课程中较多的注重是书面知识的传授,而对动手能力操作则重视不多。为了满足他们对水的好奇心,为了让他们了解对水更多的知识,我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神奇的水》。在本此活动中,注重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1、让儿童在玩玩做做中了解水的不同性质,感受水的不同形态。

2、探索与水有关的各种现象,例如沉浮现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索。

3、知道水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三、主题网络设计图

四、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教育

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船儿水上漂(二)活动目标1、了解水上各种各样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感知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的现象。

3、引导幼儿大胆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用语言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培养幼儿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准备1、牛皮纸折的小船、纽扣、泡沫、树叶、磁铁、回形针、盛水的盆。

2、与水有关的音响、图片、图书资料等。

3、抹布、记录纸张若干。

(四)活动过程1、自由探索、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1)看图交流。

播放有关船的模型。

师:画面上都有什么?他们是什么船?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

(幼儿就以上问题讨论后作出相应的回答)。

(2)请幼儿出示纸船,四人一组,放进水盆里。

师:小朋友,船可以在水上漂浮,那么我们再猜猜还有什么东西能在水中漂浮。

(3)出示材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许多东西,你们看,有些什么呀?(幼儿回答)(4)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并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中。(教师出示大记录表并讲解记录和使用方法)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播放故事《咕咚来了》,听木瓜落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兔子为什么吓得惊慌失措。

(5)幼儿在记录表上填写猜测的结果。

(6)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的结果。

师:我们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7)幼儿尝试,比较材料的轻重,薄厚与"沉"和"浮"的关系区别,归纳哪些材料会"沉"水中,哪些材料会"浮"水中。观察实验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样让沉的东西浮上来,浮的东西沉下去?

(8)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讲)(9)教师操作并记录。

2、第二次探索,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东西和方法(1)分沉浮材料。

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 准备布、被子带领幼儿观察实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 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 师生再次实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认识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 幼儿自己做实验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篇6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三、活动准备:

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

2、记录表、笔、水盆。

四、活动过程

1、教学活动的导入

幼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

老师:请你把猜想的写到记录表上,记录表已将托盘中的材料画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请你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上勾,等会我们再来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结果到底是不是一样的

...
《幼儿园科学节活动方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