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能够把活动的内容或不足全记录到活动总结中,实用的活动总结是会帮助我们不断成长的,赶紧认真准备吧,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八节活动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八节活动总结篇1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1月15日是传统节日腊八节,每到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珠海路街道联合辖区内的阳光暖情服务社、泉林家政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和街道的志愿者一道在汕头路老年食堂和泉林家政服务中心煮起了腊八粥,开展“浓情腊八节、送福送温暖”活动。
1月4日一早,珠海路街道汕头路社区老年食堂热闹非凡,食堂的师傅们将一早熬出来的八宝粥送到了老人面前,温糯、香醇的腊八粥为他们带去温暖的新年祝福,老人们都觉得这腊八粥甜在嘴里暖在心头……
在泉林家政服务中心,40多名刚刚结束工作的环卫工人也喝上了热气腾腾的八宝粥。在这数九寒天,一杯香甜的八宝粥为这些远离家乡的人驱除了寒冷与疲惫,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和政府的关爱。
同时,老年食堂还另外准备了50份八宝粥,与社区志愿者一起,送到辖区部分独居、空巢老人家中,让这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也能喝上暖暖的八宝粥。一同送去的还有珠海路街道为老人准备的红红的福字,让老人甜甜蜜蜜、红红火火迎新年。
在独居老人 家中,接过志愿者送来的八宝粥和大福字,老人高兴的说:“我自己一个人住,一到过节就空唠唠的,也没有精神去煮腊八粥。这下好了,这么多人来陪我、给我送腊八粥,来年的生活肯定更甜蜜”。
三.八节活动总结篇2
为了更好的让孩子们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xx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腊八节活动,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让孩子们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在寒冷的冬日,让孩子们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教室里,老师在生动有趣的讲述腊八节的故事;在精彩的故事中,孩子们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及孩子们观赏了关于“腊八节”风俗的图片,一起欣赏绘本故事“腊八节”的由来及相关知识,还让孩子们了解了制作腊八粥所需的莲子、核桃、红豆、小米等各种食材,感受这浓浓的节日氛围。
接着,老师和孩子们按照我们的传统手法一起制作腊八蒜。
老师们还讲述了腊八节的来历,特别是《过了腊八就是年》的儿歌,说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稚嫩的`童声在整个教室。在热烈的探讨中,孩子们认识了制作腊八蒜需要的各种材料,知道了腊八蒜是腊八节的传统食物,听完老师的介绍,小朋友们迫不及待的要进行腊八蒜的泡制了。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食材,在孩子们的眼里都是新奇的。老师在活动的同时,也向幼儿进行着讲解,大蒜对身体的好处,我们做饭的时候会需要它来调味等等,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蒜皮一层一层的剥开,去膜,成白胖子。
将蒜放在无油无水的容器中,加入醋,盖好盖子放在阴凉处,等待着它们变绿,开盖食用。
腊八蒜——需放在阴凉的地方,让它一点点的入味,变色,直到白白的蒜,变成翡翠般的绿。而那棕棕的醋,色也变得更深,味更浓,里面溶进了蒜的辣味。
孩子们和老师一块儿制作“腊八蒜”、共同许下美好的心愿,静静等待,等待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的那一刻,制作腊八蒜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和体验了我国的传统民俗,更是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看,这是我们自制腊八蒜的成品,传统手工,传统味道。等到腊八蒜变绿,过年时就包饺子吃,那味道特酸甜爽口,你要不要来一颗?
通过今天的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气氛,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了腊八节的快乐。
三.八节活动总结篇3
腊月初八,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泸西县普市古镇腊八节、“普运古今,城通天下”旅游口号启动仪式,泸西县科技文化健康下乡活动在古镇景区举行。港澳侨旅游局局长欧道生、副局长欧思清、彭秀金、县人大主任傅红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向红艳、县人大副主任石海林、副县长尚元道、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cppcc等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的是“普云古今,城通天下”。分为开幕式、民间艺术表演、舞龙、唱灯笼、做茶饼、榨茶油、品尝小吃、书法展览、摄影展览、旅游研究研讨会等。
10333.6万上午,开学典礼在蒲石二小学举行。州县领导共同揭开了普希金古旅游小镇的旅游口号。表演精彩,气氛浓厚,表演简单,邀请领导们共舞共舞,引来了观众的掌声。随后,舞龙灯、唱灯等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表演以走街串巷的形式进行。与此同时,在万寿宫,陈河的高音,响亮和粗糙的歌唱,二胡,古筝和其他乐器独奏和民间表演依次进行。
在李佳书院广场,举办灯谜、春联、书法、摄影展览,现场煮腊八粥,免费赠送,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排队购买。
太平街,灯笼高高挂,人来人往,节日气氛热烈。活动有转微信、送碰碰橙和腊八粥、现场榨山茶油、品尝小吃、烤全羊、做年糕等多种。蒲氏故事店的传统手工艺、虎雕、苗数纱、菊花石雕、柳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土特产,无不诉说着蒲氏古镇历史文化的魅力和传奇。
当天下午,州县领导及相关人员也召开调研会议,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真探讨了泸西旅游发展的定位,探讨了泸西旅游进入市场的优劣势,推动了泸西一日游的顺利启动。
据古史记载,蒲城腊八上,各寺都会举行佛浴会,送七宝五味粥和弟子,称为腊八粥。据说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受教成佛的日子,所以寺庙要做佛事,给佛或穷人煮粥。南宋时,家家户户都在腊八节做腊八豆,无论是朝廷、官府、庙堂,还是普通百姓。所以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豆或喝腊八粥的习俗。
蒲腊八节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民俗节日和农历祭祀节日。它是描绘除夕文化活动的生动画面,是古代先民饮食文化生活智慧的总结。
三.八节活动总结篇4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为了庆祝2022年腊八节的到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我国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厚和生活的美好,1月2日上午,惠济区实验小学、惠济区江山路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古荥幼儿园、惠济区实验幼儿园、南阳小学、薛岗小学、大河路中心小学、铁炉寨小学、长兴路实验小学先后组织开展了“浓情腊八节,寒冬送温暖”活动。
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俗称“腊八”,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俗称“八宝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由多样食材慢火熬制,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过了腊八,就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惠济区江山路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利用专题课程、视频、音频等手段,向孩子们讲解腊八节及春节相关知识,强化爱国主义情怀及民族自豪感。
惠济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就腊八节的由来、腊八粥的原料、各地不同的习俗、谚语等展开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通过记录表或手抄报展现出来。
惠济区南阳小学的中队辅导员向少先队员们讲解了腊八节的来源及传统习俗,让少先队员们认识了粳米、糯米、黑米、大枣、花生、桂圆、各种豆类等制作腊八粥食材,学会辨识五谷,帮助队员们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体验别样节日。
惠济区实验幼儿园的教师代表和小朋友志愿者走出幼儿园,到附近社区开展“腊八节”爱心送粥活动。“一碗腊八粥,温暖满心田”,活动中,小小志愿者们不畏严寒,把一盒盒暖心的腊八粥送到社区爷爷奶奶和路边忙碌的环卫工人手中,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传统腊八节民俗,更是亲身体验、感受和传承了腊八节背后所传递的“温暖、圆满、吉祥、平安”的中华传统文化!
暖暖的腊八粥,深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