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普活动总结6篇

时间:2023-02-24 作者:tddiction 活动方案

有趣的活动就要结束了,我们该认真写活动总结了,总结现在有许多种类,如工作总结、活动总结等等,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校科普活动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科普活动总结6篇

学校科普活动总结篇1

我校开展了以“创新促进发展,科普惠及民生”为的科普宣传活动,现已圆满结束。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各项活动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活动情况作简要小结。具体工作如下:

1.宣传工作: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了防震减灾安全;各班利用黑板报等方式宣传科普宣传周标语;在科普周期间学校利用大屏幕每天早晚滚动播放标语。

2.在全校师生中举行“我为节约型、生态型校园建设出金点子”比赛。比赛教师和学生两个组,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由工会组织,成绩纳入学期文明办公室考核体系。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成绩纳入优秀班集体考评。在很多种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带头积极参与,大家围绕学校自身的建设,提出了“空中花园”、“雨水收集系统”、“路灯led改造”等多个优秀金点子。学生更是妙思连篇,一个个好点子令成人刮目相看。

3.在无锡—阿合奇两地的网络科普知识竞赛中,我们广泛发动全校高年级学生开展科普知识竞赛,选择50名同学参加了网络答题,最后获得两地排名第13名。位居锡山区第2。

4.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利用科普宣传周的机会开展了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例如带领低年级学生参观学校科技馆,激发了低年级小朋友对科学的兴趣。进行了太阳能汽车表演,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神奇的太阳能,对未来开发新能源充满信心。

通过科普周活动,培养学生对等科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与能力,使学生逐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会以此为新起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和科普活动,同时,我们要继续从兴趣入手,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科学渗透到各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把我校科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学校科普活动总结篇2

一、完善科普体制,创建科普特色

1、科普为每一位学生创设平等提高的机会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科知识基础,而且都具有不同的专长和优势,如有的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强,能根据某一原理制作出特别精美的作品;有的学生观察能力特别敏锐,总是能发现别不易发现的问题等等。我们旨在排除以学科成绩为依据的评价模式,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提高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为他们创设的各种活动当中去,都有机会去实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即人人都能成才。学校科普的进行,科技活动的开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我校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

多年来,学校就学科教学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要求各学科成立了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学科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休息日组织学生开展和学科知识有关的实践活动。

为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以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为主要内容的“三小”活动,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指派一位对指导青少年科技活动有热情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学校科技活动总辅导员,并选派一些年富力强的教师担任各年级的科技辅导员,使原来零散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规范化。“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开展科普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以创新为指导,广泛开展学生科普,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实践创造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共同合作的能力。

3、社会的支持使我校开展科普的内容更加广泛

学校向社会广泛宣传科普的意义和学生参加科普的重要性,使我校的科普思想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为学校开展科普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支持学校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宽,支持学生做课外实验,并为学校开展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设施设备、实践场地、交通工具,学生每到一处参观、学习、调查,都受到相关单位的欢迎,而且还派出相关人员给学生讲解,解答学生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调查的内容更深入。

二、转变科普观念,实施科普战略

1、师生科普观念的转变

由于教师的工作受到长期的应试的影响,制约了教师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师的观是关键。学校在如何激励教师的创造性、激励教师思考、研究并实施依托科普对学生进行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有力的激励机制。

(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开展科普的前提

建立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是搞好科普工作的根本动力。科普的普及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只有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理论修养、丰富的情报信息、广博的科技知识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的开展科普活动。时代要求教师提高科技意识,增强科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重视对科普理论的学习及知识的不断更新。只有拥有新观点、新见解、新信息,才能联系各自的学科实际,了解本学科的科普发展状况,在课堂内外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高素质的科普,使学生增长知识,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创造的欲望。学校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现代理论,外出参观学习、听专家作报告等学校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对科普的认识,对科普的研究不断深入。

由于学校对教师的评估导向,加强了对教师观念转变的培训工作,提高了教师对科普的认识,教师们充分认识到素质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和升学并不矛盾,相反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增强。教师是学校思想的主要实施者,对学校以科普为依托开展创新的思想给予了极大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学校教师积极主动的组织学生进行科技活动,成立了各类科技活动小组,如生物科技活动、物理科技与实验、电子百拼、劳技与发明创造等小组,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外出考察,使学校科普活动得以深入开展,科普思想得以有效实施。

(2)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普活动中

学校历来重视实践活动,学生也有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科普活动的传统。为了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组织的各种科普活动中,学校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工作中也把学生参与科普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评选的依据之一。如对在科普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优先录取入我校学习等。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管理措施落实有力

学校十分重视科普工作,成立了青少年科普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学科教研组长、科技辅导员、团队负责人等为成员。成立了科技活动中心,选派了一位有热情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总辅导员,每一个活动项目有专门的科技辅导员。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科技活动中心制定每年的科普工作计划。各年级组根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配合教学内容,拟定开展科技活动的项目,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落实各项活动的场地和指导教师,每次活动开展情况都有专人检查考核。

三、创新科普方式,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创造的空间

1、科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活动场所,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过程

...
《学校科普活动总结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