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我们活动的举办效果,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活动开始前是需要准备好活动方案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大校内活动方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校内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升质量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用心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高效课堂,用心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潜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坚持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继续坚持超周备课。导学案要规范化,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要清晰。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导学案。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用心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主角,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用心、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导学案。教师共同探讨“和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
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大校内活动方案篇2
在本学期劳动实践中,教师对劳动实践活动课内涵的认识在逐步的深化,这也是我们大家所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了。
1.教师们认识到:教师结综合劳动实践活动的指导很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法,并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是活动组织的知道者,要提高组织,开展组织活动的水平和能力。
2.在活动方法上,教师们不断探索,认识到:综合劳动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教师要确立学生中主体地位。每个主题活动都需要学生在“做中学”,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发现型”学习和通过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而不是以来老师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间接指导来实现。
3.教师们在研究课程评价中认识到:评价中要重视过程,重视学生的态度,观念,思考方法以及情感的发展,而不以知识技能掌握多少的程度来决定学生能力。
(一)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1.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学生身体受到了锻炼;
2.初步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和经验;
3.初步树立了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4.逐步培养成了合作,分离,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了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学校取得成绩
1.经常为社区或村里的五保户打扫卫生,受到了老百姓的赞扬。
2.为期四十天的支援三秋的勤俭拾花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并且无安全事故取得了一定成绩。(另有详细的资料)
3.为共青团一条街打扫卫生,全校师生参加,受到乡政府领导的好评。
4.个别班级还打扫了几次农贸市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表扬。
(三)我们的困惑与改进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队劳动实践活动这们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学科我们需要做的努力及困惑还很多;
1.部分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转变和把握,认为综合劳动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材料体系和指导体系,难于操作。
2.如何让过程评价更为合理,更能调师生的积极性,并让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让更多的教师真正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并能调动他们一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培训,同时还需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
虽然存在不少困惑与难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同时我们也坚信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我们师生会在此过程中一同成长,一同进步,这也将是未来我们最大的收获!
大校内活动方案篇3
本次校内实践,系里考虑到我的特殊情况,并未给我安排硬性任务,但我自愿参加了这次实践活动。我的主要工作是和同学一起在车辆停放点看守车辆。由于我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在完成任务之后,我又自愿担任起了捡拾校园垃圾的工作。
在参与这两项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愉快的心灵体验。
在这里,先谈谈我发现的问题及我的一点浅薄的改进建议。
第一,一小部分师生严格按照指定地点停放车辆的意识较差。
几天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少部分人随意停放车辆。对此,我们除了将车辆搬运至合理停放地点外,还专门在各处张贴了告示,希望大家配合,但仍然有人对这些忠告视而不见。我认为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合理停放车辆的意识较为淡薄,认为这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或者认为自己很快就会将车子骑走而放松了对合理停放车辆的要求。试想,如果大家都各行其事,那将在校内造成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我们都应培养自己严遵校纪的习惯和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学校校容校貌美观得体,井然有序。
第二,部分同学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利用两天时间,骑车转遍了整个校园,发现校园在大家的共同维护下,总体环境是洁净优美的,但仍然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各种果皮纸屑依然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树丛中,垃圾种类和数量更是繁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同学为了省时省力,明知随意乱丢垃圾的行为不好,特意将垃圾塞进树丛、草堆等不易察觉的地方,反而增加了清理的难度。更有甚者,部分同学认为清理垃圾的工作应由学校专门的清洁人员去做,与自己无关。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首先,不但要认识到刻意遮掩垃圾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且要将认识付诸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