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8篇

时间:2023-08-31 作者:loser 活动方案

一份活动总结的最关键和最主要的部分,是你对活动效果的判断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活动总结是加深我们对活动的认识和掌握,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8篇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篇1

“中华魂”读书活动是以《中国精神颂》系列读本作为教材,通过以“中国精神颂”为开展的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一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弘扬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帮助他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接到通知后,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带头深入研究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中国精神颂》一书的导读建议,经过认真的研讨和周密的策划,将《中国精神颂》读本的学习和活动融入学校的读书节活动中,有序开展,增强了实效,学生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获益匪浅,升华了对家乡、对祖国、对中华精神的认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现将本次读书活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全校师生共同阅读。

?中国精神颂》小学生读本全书共分为五个单元,即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五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又分为演讲厅、故事会、名言堂和习练场四个部分。本书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出发,选择了在民族发展史上能够彰显中国精神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例进行了生动详细的描述,力求使同学们在读书活动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从而成长为既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又有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世界胸怀的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中国精神颂》这本书非常适合用作德育素材,为此,我校正式通知各科教师全员参与学习它,并在精心分析后,选用和自己所教学科相关的素材,进行课程资源链接。

班主任老师则在学习之后,根据读本主旨设计并实施符合学校实情,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计划,将读书活动扎扎实实地推进落实,吸引更多的孩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此次活动中。

二、广泛开展活动。

班主任将早会和班会开辟为中国精神颂活动阵地。在各位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策划下,早会和班会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学校真正成了书声琅琅的乐园、才艺比拼的赛场、快乐德育的平台。

例如20xx年级班主任每天早晨进行十分钟的集体朗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不知不觉受到了熏陶,懂得了道理。每天积累一条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谚语,学生用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名言谚语来自查自省,老师用学生们熟知的名言谚语来进行批评,效果非常好。

中年级班主任以故事会为主要形式,每天和学生共同走进《中国精神颂》读本,在讲述中亲近名人,学文明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并大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一批讲故事小能手脱颖而出。

高年级开展了一系列征文、演讲活动和知识竞赛,促使学生将全书内容自学完,再经过各种形式的复现,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和人生准则。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能够理解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愿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学校、家庭、社会总动员。

中国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众志成城、团结互助,而宝山乡在20xx年曾经着过一场特大山火,在那次火灾中得到了和人民的关爱和支援,从而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这是绝好的资源。

“中华魂”活动要求引导青少年多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对国情的了解,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大”观念,动员全社会来关心、青少年。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共育作用。

为此我校在本学期开学初启动了“家乡时空”的社会调查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派出记者团,走进社会,开展访谈工作。学生们走访了校长罗军、村长荣宝玉、乡政府工作人员夏忠华及见证了宝山乡历史变迁的许多老人,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形成家乡的“春”、“夏”、 “秋”、“冬“系列文章。

九月份,经过精心的准备,我校中国精神颂竞赛活动隆重开幕,由于我校没有平行班,学生少,所以本次竞赛分为大版块故事、演讲、名言谚语积累和知识竞赛四部分,二十三名选手登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赛场气氛热烈,掌声和笑声不断,师生们的辛勤劳动获得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评选出演讲组一等奖荣宇欣同学,并由她代表学校参加县级《中国精神颂》演讲活动选拔赛。

在本次“中华魂”的活动中,我校工作者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充分利用、挖掘《中国精神颂》系列读本的教学功能,通过读书活动,师生共同经历了一场精神洗礼,爱国的信念已经植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县关工委的指导和关爱下,继续把读书活动进一步抓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将此项活动的育人作用发挥到更大更强。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篇2

本学期,我校继续贯彻落实“中华魂”读书活动,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发挥“三个”作用,坚持“四个结合”,在活动中寻找差距,调动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是搞好读书活动的根本保证。现将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发挥“三个作用”,使读书活动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一是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首,分管校长、主管中层领导、科任教师等组成的读书领导小组,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密切合作的工作局面。学期初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措施,中间有检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学生读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积极性是学生读好书的关键。我校积极安排有关教师为学生导读。一些青年教师还利用网络与学生一起上网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有的还开通了个人电子信箱,与学生网上交流。为引导学生爱读书,学做人,我校十分重视在读书活动中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道德风范。在教师中开展了“两爱、三心、四个一”活动,即:爱事业、爱学生;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在与学生沟通时给学生一个微笑,在学生犯错误时给学生一点宽容,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学生一些理解,对后进生和特困生多给一份关爱。我们提出“铸就中华魂,塑造世纪人”的工作目标并孜孜不倦地为之努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们讲理想,讲道德,严守纪律,刻苦学习的良好校风正在形成。

三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中华魂”演讲活动,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组织读书活动时提出了“三个放手”,即: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策划;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唱主角;放手让学生参与总结。学生们解放思想,自主创新,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和诚信这个,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活动意见,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二、坚持“四个结合”,把读书活动作为德育的有效载体。

一是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也是德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读后感;音乐教师在课堂讲《国歌》知识,教唱爱国主义和诚信歌曲;美术教师在绘画课上以“神舟六号”飞天成功、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等为内容,指导学生绘画创作,使学生深入理解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含义。课堂教学融入读书活动内容,增强了学生动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