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活动方案优秀7篇

时间:2024-06-25 作者:Lonesome 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应该具备创新性,以吸引参与者并提供独特的体验,活动方案中需要注意活动的预算,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的活动方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的活动方案优秀7篇

大班的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阅读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获取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是孩子完善人格、提升自我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园校园阅读特色文化建设以来,阅读已经润物无声的成为师生、家园共育的给力纽带。和着“6·1”国际儿童节的欢乐,我们迎来了“感恩书籍·享受阅读”为主题的第七届阅读节。沐浴书香,浸润心灵,孩子们、教师们、家长们,我们又一次聚在一起共同阅读了。

二、活动主题:

“感恩书籍·享受阅读”

三、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师生的文化素质和精神修养。

2.展示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导读的书香校园魅力,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活动时间

20xx年5月6日至6月1日

五、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阅读节策划与宣传(5月6日——6月1日):

1.给家长发放城幼第七届阅读节活动倡议书。

2.聆听国旗下讲话,激发幼儿享受阅读的热情。

第二阶段:阅读节组织与实施(5月12日——6月1日)

活动一:幼儿自主阅读

1. 丰富和完善各班班级阅读角。

2. 大班的班内图书漂流活动。

3. 结合活动,完成活动简报 (附1)

活动二:教师教学导读

1.各班围绕绘本开展艺术领域的绘画活动。

2.每位教师完成一篇绘本推荐(附2)

3.家庭亲子共读:大班家庭亲子阅读小报设计和家庭亲子阅读体会征集展览。

4.每班至少推荐一篇亲子阅读小报设计和一篇亲子阅读体会,由年级组为单位设计专题展板,于5月28日至6月1日展出。

大班的活动方案篇2

设计背景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绘画技巧,我为孩子准备各种材料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力创新,首先让孩子多渠道的感知鱼的各种特征,积累丰富表象,为想象和创造准备知识条件,深海里的美丽鱼,特别能激起幼儿想象的冲动。幼儿通过观察欣赏并表现各种姿态的鱼和鱼儿的生活空间尝试用线条分割的方法,用点、线、面进行块面装饰,并让幼儿掌握线描画的技能,能用流畅的线条、图形表现花纹,让孩子们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大胆表现各种姿态的鱼和鱼儿的生活空间。

2.尝试用线条分割的方法,用点、线、面进行块面装饰。

3.感受线描画的乐趣,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线描画的技能,能用流畅的线条、图形表现花纹。

活动准备

空白的鱼若干条、各种线条小图片;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通过欣赏图片,了解不同形状的鱼及鱼的身体部位。

师:老师这里有四条鱼,它们的身体结构有相同的地方吗?

幼:它们都有鱼头、鱼身、鱼尾、鱼鳍,身上还有鱼鳞和漂亮的花纹。

师:那它们有不同的地方吗?

幼:鱼的形状都不一样,有的鱼是三角形的、有的鱼是椭圆形的……

教师小结:它们的形状不一样。鱼有各种各样的种类,但是不管它们怎么变化,鱼都是以身体为主,前面是头,后面是尾巴,上下有鱼鳍,身上还有鱼鳞和各种各样的花纹。

二、基本环节

观察范图,交流讨论。

1.观察范例。

师:这四条鱼身上的鱼鳞都是一样的吗?

鱼的身上用弧线或者直线把鱼鳞分成了一块一块的。(用手指提醒幼儿)小朋友们在装饰的时候也要把你的鱼鳞划分成块面状。除了这样分,还可以怎样分块?(出示空白的鱼身,幼儿上来尝试分块。)

师:它们是怎么装饰的呢?

幼:有波浪线、有圆点、有直线、有弧线……

(教师把幼儿说的相应的线条或者图像贴在旁边的表格里。)(从画面布置的较满、线条流畅、鱼鳞变化的样子漂亮等处引导幼儿观察)

鱼儿是怎么装饰的?

引导幼儿装饰鱼儿时要先分块再装饰。分块时,除了用直线横着分还可以斜着分、竖着分,而且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分,例如曲线、波浪线、弧线等都可以分块。

三、教师示范作画,幼儿观察欣赏。

四、结束环节

幼儿创作,大胆表现。

师:你们可以自己设计喜欢的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造鱼的形状。

2.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各种图形和线条进行块面装饰。

参观画展,欣赏同伴的作品。

五、延伸环节

1.参观“美丽的大鱼”画展。

2.说说你最喜欢的大鱼,为什么?在以前的美术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学生被动模仿老师的范例而难以有自己的独特创意的现象,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本此活动在设计的时候就注重了幼儿的自主创造,这条大鱼是幼儿喜欢的任意一条鱼,它身上的装饰也是幼儿自己所设计涂画的。最后,幼儿的作品还可以按一定的'思路进行二次创作,比如把幼儿画的大鱼按轮廓剪下来,粘贴成海洋里的鱼群或是鱼的队列,看上去也很有趣。在以前的美术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学生被动模仿老师的范例而难以有自己的独特创意的现象。当然,这个活动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幼儿在分块时,有的分的太细,装饰时太密,不清楚;有的分的太宽,装饰时太空了,影响了效果,再如我在幼儿操作部分,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而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而忽视了对幼儿作品相学的破坏,对作品的内容提升不够。还有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在教具准备时稍有疏忽,水粉刷子太小了,在描线条的时候,有些幼儿很不细心,把线条描的很毛糙,会描到外面去,多出很多的小线条,影响了画面的效果。这些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遍,我会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参与度,为幼儿自主活动提供条件,根据活动需要为幼儿提供交流机会,要使幼儿情绪积极愉快,乐于参与到活动当中。

大班的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故事画面,大胆猜测想象故事内容。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中的内容。

3、感受大家相互关爱的情感,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自制粽子2个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图片,引出主题

师: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粽子)你吃过粽子吗?你知道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吗?(教师简单介绍:每天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就要吃粽子)

师:那你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豆沙、肉、蛋黄等)

2、出示ppt,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1)、出示封面,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

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可不一样哦,它包着什么呢?谁认识故事的题目?到底藏着什么好听的故事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讲述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前三幅

师:谁会来吃老奶奶包的粽子呢?来看一看。

出示小松鼠故事部分

师:吱吱吱,吱吱吱,谁来了?(教师完整示范讲述语句: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两幅画面上的故事吧。(带领幼儿学说)

师:小松鼠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吗?为什么?

师:说不出话可真着急,看看谁又来了?

出示小狐狸故事部分

师:哩哩哩,哩哩哩,来了…谁能用我们刚才学说的那句话来讲讲这两幅图的'事情?

师:小狐狸也讲不出话,怎么办呢?还有谁来帮忙吗?

出示

...
《大班的活动方案优秀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