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详细的活动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利用活动场地和设备,通过活动方案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集体游戏活动方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集体游戏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游戏的愉悦性,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同伴间要互相帮助。
2、练习表演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羊家,家附近有大树,有条小河,在小羊家里有一只火炉。树可用一张绑了几根树枝的高椅子代替,小河用粉笔画出来。小羊家门用两张小椅子代替,火炉则用一张小桌子代替。
2、小羊、老狼、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的.图片或头饰若干个。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首先以提问"小朋友还记得昨天讲的小羊和狼的故事吗?"的方式导入到活动主题,然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回忆故事,掌握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
2、示范表演
(1)出示小羊、老狼、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的图片或头饰,让孩子们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2)通过图片或头饰来示范表演情节的第一部分:狼要吃小羊,小动物们来安慰小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幼儿自由试演,教师指导
(1)将班上孩子每八个人一组扮演一个角色(小羊、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然后找一个扮演老狼(如果没有人扮演,就由老师来演)。
(2)幼儿通过故事语言、动作把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加以指导。
4、观摩表演每一个角色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其他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分响他们的快乐。
5、收拾材料,游戏总结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小羊,没有让他被老狼吃掉,小朋友是不是很高兴。
幼儿园集体游戏活动方案篇2
活动背景
经过一年的集体舞教学研究,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舞蹈经验,能较好地演绎单圈、双圈集体舞、队列舞等有固定队形的舞蹈。但对于更为自由、开放的广场舞却从未接触过。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我还发现,孩子们不太会合理利用已有空间,经常挤在一起活动。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跳散点结伴舞,感受俄罗斯民间舞蹈轻快、幽默的风格。
2、能在固定空间中自由穿行、舞蹈,不与同伴碰撞。
3、在手腕花的帮助下与同伴合作舞蹈,体验集体舞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快速地找到舞伴,并两两合作舞蹈。
活动难点
会合理利用空间,并在音乐结束前找到朋友。
活动准备
1、音乐《萨沙》;
2、幼儿每人右手上戴一个手腕花。
活动过程
学习表现朋友见面时的惊讶动作
1、直接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跳一个好玩的朋友舞。”
2、表现惊讶的动作。
师:“当你某天出门散步的时候,突然碰到了一个很久没有见面的好朋友,你会怎样”
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并示范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动作:单手叉腰,右手伸出食指,身体后仰,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3、师幼互动,练习碰面后的惊讶动作。
引导:“很惊讶地说话时,身体会怎样”(身体向后仰,表情很惊喜)
提示:用戴手腕花的手指着朋友说。
4、幼儿互动,两两练习。
(评:活动开始,老师利用语言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通过师幼、幼幼互动,让孩子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情境中,自然、愉快地学习表现惊讶的动作。语言节奏的加入,更使幼儿兴趣浓厚,表现到位。)
学习听辨音乐找朋友
1、欣赏第一段音乐(找朋友的音乐),师用动作带领幼儿听辨乐句。
“音乐有几句你能听出来吗一起听着音乐用动作告诉大家。”(再次听辨音乐)
(评:听辨乐句是活动的难点,老师利用手指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清晰地感受到了四个乐句。幼儿通过模仿学习,在“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音乐,学会了听辨乐句,为下一环节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2、讲解找朋友的规则。
“音乐响起,我们都在大街上散步,各处的风景都要去看看。等到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找一个离你最近的朋友,面对面,互相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3、幼儿尝试跟着音乐散步、找朋友。
师鼓励幼儿散步时充分利用教室空间。
4、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在音乐快结束时找到朋友
5、幼儿再次尝试听音乐找朋友。
6、完整表现找朋友及找到朋友后的惊讶动作。
(评:散点结伴舞需要培养幼儿自如找空间的能力,老师利用散步这一情境,引导幼儿多观赏周围的风景,从而帮助幼儿明白:找朋友时不要扎堆,要善于寻找空地方。“如何根据音乐迅速找到朋友”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方法,而是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尝试,最终明白:第三句音乐结束后去找朋友。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教育观。)
学习两两合作动作
1、两位老师示范合作舞蹈动作。
问:“我和朋友跳了哪些动作”
2、和老师空手练习互拍动作,提示从戴手腕花的手开始。
3、幼儿两两结伴练习。
讨论:怎样快速地转换动作
4、听音乐练习。
(评: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学习能力显著提升,在早操锻炼中幼儿也有了两两舞蹈的经验,所以老师采用了模仿学习的策略,让幼儿学做动作,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了幼儿主动学习的需要。舞蹈过程中需要快速转换动作,这时幼儿碰到了困难,老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给予支持与建议,使幼儿获得了自信与满足。)
完整舞蹈
活动评析
集体舞是全体幼儿共同参与的,强调在队形变化中进行人际交流的舞蹈形式。它的价值体现在让幼儿获得合作交流的快乐、感受表达的快乐、自我成长的快乐。该活动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层层展开,自然累加,让幼儿充分感受了集体舞的独特魅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体现了快乐舞蹈的理念
活动情节设计简单,充满情趣,以找朋友为线索,表现了碰到朋友时的惊喜场面及一起舞蹈的快乐场景。在老师略带夸张的肢体动作及语言情境的带领下,幼儿的舞蹈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很自然地表现出了惊喜、快乐等情绪。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参与过程中,体验了集体舞所特有的合作、平等、积极、自然的情绪交流,充分享受了舞蹈的快乐。
2、关注个体,指导有效
活动中师幼互动频繁、有效,老师关注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使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得到了愉悦和满足。当个别幼儿动作学习有困难时,老师能及时给予帮助,帮其化解难点;当动作转换频率较快、幼儿来不及反应时,老师能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练习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找到好方法,掌握转换动作的要领;当一些幼儿表现出好的方法或有新的发现时,老师能及时捕捉,给予肯定,并在集体面前交流、分享,在此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自信与满足。
幼儿园集体游戏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腿部力量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准确性,提高平衡能力。
二、活动内容
踢绳毽
三、活动方法
1.踢绳毽(毽子上面拴一根绳子)手持绳端,用脚的内侧,外侧或两脚交替踢毽。
2.一踢一接毽子(鸡毛毽)用手托毽子,轻轻上抛,用一脚内侧踢毽子,再用手接住。反复练习抛,踢,接的动作,还可以用手,脚,面,抬平大腿等处接毽子。
3.连续踢毽子,用左(右)叫内侧,或外侧连续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也可以用左右脚交替连续的踢毽子。
4.集体踢毽子,两人,三人或多人围成圈,交替或轮流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
四、规则要求
1.按照规定动作及要求踢毽子。
2.踢毽子过程中,如果未踢中或未接住毽子,使毽子落地则为失败。
3.记数比赛时,从踢中次数最多的一队为胜。
五、教与学提示
1.年龄小的幼儿,以踢绳毽为主。
2.先让幼儿个人掌握简单的,不同的绳毽子方法,然后再变换花样或进行比赛。
3.因地制宜制作各种不同的毽子,进行踢绳毽子游戏活动。
幼儿园集体游戏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