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优质8篇

时间:2024-07-12 作者:Iraqis 活动方案

撰写一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活动的社会影响和宣传效果,活动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活动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优质8篇

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篇1

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形式和内容到底哪个大?让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油田一小五一班高一楠家长这里有气派的电动大门,这里有宽阔平整的操场,这里有生机勃勃的果园,这里有教育系统秀的老师,这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这就是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五年前,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里,让儿子进入这所学校就读,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油田一小这个成长的乐园,老师给了孩子文化知识的启迪,让孩子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我们非常幸运到遇到了两位优秀的班主任阮君老师和赵瑛老师,这两位班主任用细心、爱心、耐心诠释着教育事业。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为孩子指明了方向,班级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如赛诗会,跳绳比赛,秋游,欢庆六一活动,神算手大赛,小小辩论会等等。最令人敬佩的是这两位班主任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育人工作,让孩子们欣然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从中华文化里汲取丰富的营养。

一年级时,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通过学习《弟子规》孩子知道了要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二三年级孩子们认真学习《三字经》,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中知道昔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不断更换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儿子还不学,就让他悬梁刺股,可真是个好母亲!

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中知道玉如果不雕琢,就称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长知识,这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多大的帮助啊!诵读《三字经》让孩子进一步了解中华的传统美德,懂得基本的人生道理,学会感恩等,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强化孩子的责任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为孩子的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浸润学生的人生,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赵老师以“国学教育”特色班级创建为切入点,提高班级管理文化品位,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制定了国学教育计划。

通过背诵经典古文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把经典文化所蕴藏的民族文化、民族思想继承下去。让融汇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油田一小开展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经典古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这让孩子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心灵受到洗礼。

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篇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一贯遵循高品位原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中华文化相关的景观雕塑、文史雕刻,名人伟人的名言警句,师生的书画作品,从校园的整体布局到花坛里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艺术构思。校徽、校训每天都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形成“团结、严谨、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我校被评为青海省校园文化示范校。

二、课堂教学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

我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利用语文、政治等课程资源,

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贯穿到课堂,使学生们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培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如《中华经典诵读》、《书法》、《绘画》等选修课程,将我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包括传说、民歌、故事、戏曲、表演、绘画等纳入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浅近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把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

三、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我校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在全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志愿服务和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如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网上拜大年”、“网上猜谜”等网络文化活动;清明节期间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端午节期间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

识宣传普及,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山川河流、植树绿化等活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以团结、团圆为主题开展活动;重阳节期间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四、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校扎实开展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并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读经典、悟经典”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先进班级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以“道德讲堂”为载体,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为主线。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
《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优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