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方案5篇

时间:2025-07-23 作者:betray 活动方案

写活动方案时,确保方案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可以提高其被采纳的机会,活动方案的完善离不开对以往活动的深入分析,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化活动方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化活动方案5篇

文化活动方案篇1

值20__年“元旦”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营造更加健康、典雅、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我校决定开展“庆元旦?校园文化创意金点子”征集活动,包括校门、主要楼栋、道路名称、塑胶、运动场、门厅、食堂、校园文化墙、池塘、假山、长廊等设计方案,希望全体教职工广泛参与,积极献计献策,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广泛征集大家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金点子,营造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用人文精神推进学校独特的文化品位、特色文化品牌和健康高雅的文化建设。

二、征集范围

1.陶冶师生情操、丰富文化生活,具有品牌影响力、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生价值追求的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2.强化时代、彰显时代特征、突出学校特色,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创新举措与实践项目。

3.推动学校进一步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促进校园文化繁荣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新平台。

4.与校园环境相融合、彰显办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雕塑、文化长廊、园地等公共艺术作品和文化景观的策划方案。

全体职工可以结合各自学校的特色,也可以针对中心小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大胆、创新地围绕文化建设提供好方法、好点子,提出合理化、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可以是整体的策划方案,或校园局部的设计,也可以是一点一处的思路,每位教职工应至少提出1条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作品应附创作思路或简要释义、说明。

三、景观与文化元素

1.广场。包括位置、结构、材料等。

2.树木。什么树(花、草)种,如何搭配。

3.道路。包括路面、灯光、音响、绿化等。

4.雕塑。大致描述用什么样的雕塑,体现什么,也可以进行设计。

5.文化墙和长廊。包括位置、造型、内容等。

6.其他景观。如山与水、藤架、环境装点物、电子屏、门厅等。

7.文化元素。如体现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问题,什么内容、什么方式等。总体上文化元素要系统,有指向性,要能传承学校历史、体现幸福特色、催人奋进、健康向上并拓宽使用功能。

8.学校主要建筑和功能区域命名。

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强的育人功能,让每一幢建筑会说话、让每一片土地能育人、让每一位学生受。

(1)时代感强、寓意鲜明、简洁流畅,有震憾力和冲击力,文化内涵明显、特色突出;

(2)各主要建筑物(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食堂、教室等)外墙适当位置均有与建筑物功能或邻近功能场所相关的标语,要与所在建筑的功能相协调,寓意鲜明,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3)标语牌设计应做到文字内容与相关的背景图片相融合;

四、征集与奖励办法

我校工会将组成评议小组对征集作品进行评议,分别评出特等奖一名(可空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学校将对获奖作者给予奖励。

五、申报方式

(一)所有设计和建议均需提交书面和电子稿。

电子稿文件名格式为“__小学__x金点子”,以校为单位打包交给工会。

(二)截止日期:20__年1月10日。

让我们携起手来,群策群力,把阳罗小学校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期待着您的参与!

文化活动方案篇2

为了贯彻落实《怀集县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活动的通知》精神,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成效,我校就开展经典文化“知行合一”活动,特制订计划。

学校一直很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活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既懂得经典句章的道理,也学会运用于现实生活和学习的社会实践之中。

一、课堂融入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开展“知行合一”的实践活动,提高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质量,开设传统文化的专门课程,并努力让学生熟读背诵经典中的章(句),引导学生“与经典同行”,知行合一;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所有学科教学,强化其他课程的融入和渗透,并结合当前德育内容,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为重点,着力培养高尚品质,汲取圣贤智慧,提高人文素养,铸造健康人格。

二、班级悬挂经典名句,强化认知,悟出道理,并运用于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之中。

在班级开展“知行合一”的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精确理解经典名句的深刻含义,并把它运用在学习和生活的社会实践之中,把中华文化经典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德智慧融入社会生1

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经典的要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家校关系。例如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等经典名句,让学生理解其精确含义,并在社会实践中实施践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三、积极参加局组织的征文活动

1、3月下旬,宣传发动各班级学生,以“与经典同行”为,写一篇学习传统经典感悟的作文。

2、4月中旬,学校各年级组织初赛、初评。各年级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4月23日前,学校评出3篇优秀作品上送局参加复评。

四、组织学生参加“与经典同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手抄报比赛活动。

活动时间:4月下旬——6月中旬。

4月下旬。宣传发动学生参加“与经典同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手抄报比赛活动;6月上旬作品评选,各班选出3—5优秀作品;6月中旬,举办优秀作品展览。

五、开展尊老爱老、孝敬父母活动。

活动时间:7月—10月

1、暑假期间,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我为父母来分忧”为的孝敬父母活动;体会“能温席,小黄香”的等典故的深刻含义。在9月,走访村委会,由村委会和群众推荐,寻找孝敬父母的好学生。

2、重阳敬老活动,让学生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敬老名句的深刻含义。重阳节期间,学校举行“尊老敬老”活动,组织学生到怀城镇敬老院进行系列的尊老敬老活动,如为老人打扫房间卫生、与老人谈心等活动,培养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思想,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

六、开展班级的“我与经典同行”的故事表演比赛

比赛时间:11月—12月。

1、11月初准备阶段,以经典名句与小故事结合,创新自编,进行表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赛,每班选出一个优秀节目参加学校的复赛。

2、12月中旬进行复赛,挑选1—2个节目作为元旦文艺晚会的表演节目。

我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经典的要义;完善学生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家校关系,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着力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提高人文素养,铸造健康人格。

文化活动方案篇3

一、端午节活动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是如何起源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呢?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端午节”,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书店、走进机房、走进社区。通过课内学习、阅读交流让学生了解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通过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使其从中体验端午文化的深厚意蕴。

二、端午节活动目标

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

...
《文化活动方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