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6篇

时间:2023-04-29 作者:Gourmand 策划书

想必很多教师都在为怎么让自己的教学更进一步发愁,不如写一篇教学计划,优秀的教学计划是对我们未来的教学有指导作用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6篇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篇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现有32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居中,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3、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上学期工作回顾及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1人,及格率93.5%,平均分86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3,优生率61%.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四个部分。

教学要求:

1、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3、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表

第1周:一比例4

1、意义和性质4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2

3、比例的应用2

4、复习1

5、活动课2

6、单元检测2

机动17

第2~5周:二圆柱和圆锥

1、圆柱

2、圆锥

3、复习

4、单元检测

第7~9周:三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2

2、统计图4

3、活动课1

4、复习1

5、单元检测2

机动11

第10~11周:四总复习

第12周至期末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篇3

一、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在原有基础上稍有变动,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前移转化的策略,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合理整合 “综合与实践” 部分的内容。此外,教材还前移了实验教材中《百分数的应用》,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增设了 “探索规律”的活动——《面积的变化》。本册教材把教学内容编排成七个单元,前六个单元教学新知识,第七单元是总复习,教学的新知识仍然有四个领域的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和《正比例和反比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该单元没有安排新的策略,只是应用前面教材教学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策略在解决新颖问题、复杂问题时的作用,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多样、策略灵活,体会各种策略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比例》该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两个内容分别属于两个知识领域,前者是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后者是数与代数的内容。该单元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结合起来教学,是因为这两个内容能够互相利用、互相支持。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这个相当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联系起来,就有了具体的含义,图形的放大、缩小有助于学生形成比例的概念。该单元还增设了 “探索规律”的活动——《面积的变化》,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正比例和反比例》该单元在比和比例,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者积一定的变化,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让学生在建立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同时,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为第三学段的数

...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