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周工作计划通用6篇

时间:2023-05-09 作者:Brave 策划书

制定好工作计划之后,一定要依据其中的步骤开展今后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都要制定工作计划,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职周工作计划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职周工作计划通用6篇

中职周工作计划篇1

1、用心沟通

中职班主任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熟悉学生的语式和语境,平等沟通,建立信任。

找准学生话题,丰富形式,耐心引导是关键。班会课是班集体进行思想交流,优势互补的好形式。充分利用班会课,引导学生讲出心理话。

班会课形式可以有个人或小组发言、辩论、竞赛、游戏等。内容要突出德育主题,紧贴同学们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比较关心或者敏感的话题。

同学们思考、交流,不但锻炼了口才,也了解在班级里面有多少个观点跟自己相同的“知己”,多少个观点相反的“异己”。班主任可以通过这样的班会课了解学生的心理,引导积极向上、团结奋进、你追我赶的良好主流形成,使在学校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要全面掌握情况,多线沟通。任课老师、宿管老师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观察到学生在习惯、纪律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有些是班主任一般情况下了解不到的。必须及时与任课老师、宿管老师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的苗头。

学生成长需要老师的教育指导,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约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迫切心情。同学们也很在乎老师将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父母。中职学生大部分同学的父母都在外地,要及时将学生在学校里面的表现情况向家长反馈,让家长经常给学生打电话、关心他们。

2、用心温暖

中职学生都处在叛逆期,离开父母来校学习,而且相当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见面少。必须让他们感觉到来自班主任、班集体的温暖,他们才会有对班集体、对班主任、对老师、对学校的认同,所有的教育学习,才可能顺利进行。

来自集体的温暖,更能温暖人。班集体对于学生来说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教育功能。良好的班级风气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反之,则助长学生的恶习。新生开学班主任就要着力树立良好的班风。要引导组织学生自已制订一套约束同学不良习惯,改正不良风气的“公约”。

学生自已制订的“公约”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同学们的自觉维护和遵守。要将班级同学的常规情况进行量化评比,并将常规排名作为期末的操行等级、评优的依据之一,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

班主任要相信同学,也要帮助同学巩固人生自信,建立相互信任。要培养“我的路我来走,我当自己的主人”的观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人生愿景,制订实现人生愿景的现阶段的学习规划。

学生们会有各种创意,要鼓励他们有自己的创意,支持他们去实践自己的创意。要善于表扬,更要多用鼓励,要善于对取得成绩和进步,为班级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学进行表扬,弘扬班集体正能量,更要注重对努力包括失败了的努力本身的肯定,注重在同学努力过程中对其支持与肯定。

3、用心等待

中职学生不像普高学生一样可以用一次高考来对高中生活学习作一个总结,也不太可能像高中学生一样通过一次次考试的学习成绩、进步来看出学生的成才从而看出班主任工作的成绩。中职班主任必须耐心等待,用心等待学生的成才和自己工作成效的显现。

要细心发现。中职学生的文化成绩大多是不怎么理想的,也没有办法通过考试来显现他们的优点。但是他们身上确有闪光点。当你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他们大多数动手能力很强,有些社会活动能力很强,有些个人中心意识更少,有些意志顽强,有些更能吃苦,有些甚至很讲义气。

要真心认可。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数成为一线工人,在单位里和社会上处于较低的层次,就个人来说也较少有辉煌的成就。但正是这些一线工人在筑牢现代工业大国的基石。国家提倡工匠精神,正是发现了他们的价值。但年少的他们无论精神还是技术离真正的工匠还有距离。作为班主任,要真心认可他们的价值,要肯定和鼓励他们成为好工匠的每一次努力。

中职班主任一个更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离校后的关注比其他任何学校的班主任更为重要。普高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进入高校,班主任角色有下一站的班主任接替。大学生毕业时学生成年,心智更为成熟。而中职学生普遍是三年级离校,此时学生的普遍年龄是十七岁,学生或集中或分散进入工厂,远离家乡、老师。

中职周工作计划篇2

一、目标

本学期,认真贯彻落实市及镇教研室关于教育教学的有关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规范办学标准,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理念

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本,以谋取学生终生幸福为本,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三、具体举措

(一)、规范教学管理

1、完善、落实教学管理机制。让每一位老师认真学习《小学教学工作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进一步规范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批改、辅导学生、听课、教研等教学常规管理,开足开好每一门课程;规范学籍、继续教育和第二课堂的管理。

2、每个科组进一步提高教研、集备的质量,加强示范课的力度,让每一次活动、每一位教师都有收获。

3、根据学科特点,加强课堂教学中如何进一步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研究;扎实开展评研工作,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习的目标,坚持杜绝对学生不负责的做法(行为)。

4、抓好质量监控。组织进行各学科质量调研,及时反馈,做出评价。对学习气氛浓、学习习惯好、进步明显的班级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大力表扬,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意跟踪把关。

5、建立语、数、英三科学科资源库。

(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1、从后进生工作抓起

各任课教师要对其做到“不放弃,不抛弃”。要从学习态度、上课情况、完成作业情况、与同学合作交流、参加课外活动等方面优先进行关注、提问、跟踪、辅导、帮扶。决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2、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坚决杜绝“放羊式”教学。上课前,教师除个人备课外,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特点,制定明确、合适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生本理念、学科特点及自己特长,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上课时,教师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中心,精心组织好课堂,让每个学生有效地自主合作学习,文明、充分地展示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要高度关注待优生的学习状况,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实现低负高质的目标。

3、努力开好第二课堂

充分发掘师资队伍的潜力,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积极开展二课堂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开展学生素质比赛

(三)加强学习,增强教科研意识

本学期继续采取集体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网络学习与集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

1、精读书籍,扎实开展读书活动。

充分利用教学杂志、书籍,加强自学,要求全体教师不断把握并适应教学改革的新动向。

(1)开展师生共读活动。

(2)师生读书卡展示评比活动。

(3)在教研组开展读书“读书分享”活动。

2、组织好“读书分享”活动,使专业引领有行动,更有智慧。

本学期,我们将利用每周教研活动前20分钟的时间组织“读书分享”。每位教师对在本周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技巧等结合专业成长进行集中交流。做到人人参与,共同学习,一起分享。 逐步让分享成为教师的交流学习、展示自我的舞台。活动在内容上,一方面多结合自己的专业成长如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反思,一方面多结合各教研组和教师的小课题研究。

(四)、以活动

...
《中职周工作计划通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