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制定工作计划的初衷就是把未来的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工作计划就是我们人生的方向和指南针,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德育室工作计划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德育室工作计划篇1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民主法制和心理健康。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本学期制定以下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两条主线:养成,班级管理。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加强少先队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三、工作重点:
1、加强班级的管理
班级是学校组成的最基础“单位”。加强班级管理,对于改进学风、班风、校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良好的学风就有良好的班风,有良好的班风就有良好的校风。同样,良好的校风、班风又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发展。加强班级阵地建设,对于落实德育常规有着深刻的意义。在班级阵地的建设中,要求重视每月的班队会活动和日常班级生活,着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树立学生基本的道德观、是非观。
2、加强少先队的管理
少先队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组织机构。少先队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组织全校学生开展适合学生需要的活动。
本学期将加强少先队工作计划,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健全组织,定期开展活动。要充分调动少先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管理当中,引导队员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监督,逐步使队员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抓紧学生的常规,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加强学生的常规,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小学生工作计划的基础。老师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文明、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
本学期在以往检查学生手帕、红领巾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个人卫生,教室环境卫生布置,文明礼貌,下课奔跑的检查。倡导学生多看新闻,自我修身,礼貌待人。
4、重视家校联系工作
教师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或其他方式,每月与家长互通电话、短信,反映学生在校思想情况,增进与家长的交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学习困难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2023年德育室工作计划篇2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的方针,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创建良好班集体为基础,在德育管理、学生中关注人的终身发展,促进德育工作者个人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养成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重点,以多种形式为手段,以全员参与为保障,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成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韩召景
副组长:李伟
成 员:刘向瑞 韩红艳 郭英杰 杨宝春 王传新 徐庆宝 刘延美
李荣茂 张义富 姚秀田 胡守真 靳广玉 孙启龙 刘荣花
三、工作目标及思路:
1、要求全体教师本着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的育人心态共同创建出一支师德素养好,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2、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开展好各类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3、加强学生法制,并加强师生的安全,确保学期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地位,加强师德建设。
结合学校工作重点,从校长到教师都有明确的思想道德的具体任务,并共同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全员要继续加强多形式的学习,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教师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渗透,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二)、高度重视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强化行为的内化
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围绕培养学生“十个好习惯”(即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做的习惯;尊重别人,耐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按规则行动的习惯;时刻记住自己责任的习惯;节俭的习惯;天天锻炼身体的习惯;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及时感谢别人帮助的习惯;做事之前先计划的习惯;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的习惯。),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文明养成,在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文明用语脱口而出,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的好习惯,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实施“生态德育”、“难忘”。
积极实施“生态德育”工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制和禁毒等;以“坚持人人共成长”为,以道德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孝敬、体验、养成、爱心、诚信;以“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以环保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爱护动物、学校文化传统和审美。
各年级应根据学生特点选定大,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生态校园,景观优美,文化和谐”的愿景。
(四)调动各界参与,整合德育资源,塑造心理健康特色。
1、 提高家教水平。
抓好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学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沟通与合作的网络;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学困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积极开展“教师家访”活动,要求所有班主任必须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家访,家访率达100%,任课老师也要随同进行家访。
2、 营造良好环境。
认真贯彻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每周一节心理健康课,加强心理健康。第一: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了解,掌握一定的心理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