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一次教学能顺利开展,大家都有制定一份全面的教学计划,优质的教学计划对我们的教学是有很大的督促作用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校培训写教学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培训写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国家、湖北省中长期发展纲要,落实部、省、孝感市、陆安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活动精神,以现代理论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为宗旨,以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全面提高质量为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努力实践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课改推向新的高度。使我校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教学研究工作
(一)、抓关键,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2、严格按教学规章制度管理。在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测试、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及监督检查要严格按学校规章制度执行。即教学上要坚持“三严”、“六认真”。“三严”是:教学纪律严明,教学行为严谨,教学程序严格。“六认真”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测试、认真评价。
3、规范教学行为。教学常规涉及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严格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学校将组织学习、检查、监督、通报活动。
(二)、突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加强理论知识、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开展切实可行的训练,使教师从课堂教学达标,进而创优;重点地开展:
①备课的研究: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备课内容研究: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②上课研究:上好五课——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试卷讲评课(综合课)、实验课。
③积极开展说课、听评课活动。
大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继续深入开展青年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即同备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观一节课,同思一节课。在这一活动中,寻找优课、培养名师。
(三)、加强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全程高效
1、建立教学过程管理的监督机制,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每月对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学习测试、学生评价分析、听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等常规教学工作进行大检查,检查结果将记入教师教学业务考核。
2、建立严格的听课、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月听课至少2节,每学期听课至少10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至少12节。听课后必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要作好听课记录和评析语,主讲教师要写好教学后记,及时总结和反馈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自讲课要有课后反思。
3、以“三课”为载体,形成浓厚、活跃的教研风气。广泛、扎实地开展“三课”达标和“三优”(优质课、优质教案、优质论文)评比活动,切实把“三课”与专题研究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两个重点环节(备课、上课),突破两个难点环节(说课、评课),规范三个基本环节(作业设计与批改、单元测试与考评、课外辅导与培优转差)。
4、加大评价力度: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的个体评价、学生小组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四)加大课题研究力度
对申报的四个课题,收集整理材料,申报结题,形成果实。
英语: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__)
数学: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__)
物理:分层式物理课堂的创建研究(__)
生物:初中生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__)
广泛开展小课题研究:做好“问题即课题,效果即成果”
校本培训工作
(一)加强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
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形成学校的研修文化。继续实施四种教研方式,(即学习型教研,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和网络型教研。)打造优秀的团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积极参加国培活动,以及其他教学教研活动。
1、学习型教研:使教师明确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学”永远大于“教”。
2、教学型教研:以课例为载体,围绕着如何使教师“教”的策略,服务于学生“学”的策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3、研究型教研:以问题为载体,以组内研讨为主要手段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4、网络型教研:就是给老师创设一个更快成长的新型平台,便于教师的研讨交流,上传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每月上传教学反思,互相学习浏览,达到资源共享。
5、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抓好校本培训。
(二)继续深化校本教研,创新教研工作。
1、以教研组为龙头。通过学校领导联系各教研组,教研组长要有改革创新的思维,组织、协调、管理教研组工作。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小结、期末有总结。
学校培训写教学计划篇2
一、生辅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小学部共有生辅教师43名。其中,男教师 6 名,女教师 37 名。这支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差异较大,老师们对孩子都有一种本能的喜爱。
这是一支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生辅教师队伍,大多数老师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工作,他们知道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效果更好,还可以怎样做,涉猎不多。
基于以上分析,本学期,我们将生辅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确定为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生辅教师的工作技能。
第二,提升生辅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三,加强生辅教师的服务意识。
二、生辅教师培训中面临的问题
生辅教师的培训工作,相对于班主任来说,要困难得多。首先,教材问题。在全国的各类培训教材中,单单缺少生辅教师这一块的培训。要培训生辅教师,自编教材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其次,序列问题。针对我校生辅教师的实际,亟待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规范做好本职工作问题。因此,基本的常规要求必须明确,另外,针对生辅教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也很重要。其次,培养生辅教师的责任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再次,教给生辅教师工作方法也十分重要。
通过与生辅教师交谈,愿意提高自己、主动参与培训的教师占全体生辅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老师有畏难情绪,极个别教师有抵触情绪。
再次,培养生辅教师的动笔习惯也十分重要。让他们能够条理比较清晰地记录下自己的故事,达到表达与行动结合的水平。
三、生辅教师培训内容安排
三月:
1.召开四次例会。
2.提出本期培训要求。
3.落实培训方案。
4.分组讨论,印证培训方案的可行性。
5.整顿学生用餐后自由散漫回寝室或者教室的问题。
四月:
1.召开四次例会。
2.围绕“怎样关注细节”进行组内小故事竞赛。
3.以“关注孩子生活细节,实现心灵沟通”为题,小组内初赛的佼佼者,参加学校的竞赛。
4.整顿女生晚睡时在房间的地板上翻滚的问题。
五月:
1.召开四次例会。
2.围绕“科学管理方法之我见”进行专题学习。
3.以“小干部培养点滴谈”为,进行演讲比赛。
4.整顿学生晚上洗漱时的纪律问题。
六月:
1.召开三次例会。
2.收集“我的成功案例”。
3.进行生辅教师期终总结和考核。
4.进行期末物品的整理和归档。
学校培训写教学计划篇3
人文学院阳光服务队建立于某某年4月,经历5年的发展,创建多个校内、外公益服务基地,队员的规模逐年壮大,从最初的10人发展到现在的138人(其中少数民族57人,藏族25人),人均工时约42小时。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及日常管理机构,下设秘书、外联部、宣传部。队员们始终铭记“服务社会,自我完善”立队宗旨,并以热情、奉献、执着的服务理念活跃在学校及周边社区,形成了人文学院阳光服务队自身特色。
过去的一年中,人文学院阳光服务队秉持以人为本、回报社会、完善自我的工作理念,结合本学院需要完成的总的公益工时要求,经多方联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