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工作计划员工可以清晰了解他们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的工作计划侧重于达成具体的目标,而不是单纯的任务列表,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篇1
一、总体目标
立德树人,突出德育为首。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未来眼光、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遵循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知行统一相结合原则;坚持德育目标和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坚持道德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原则;坚持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原则;坚持传承学校德育特色成果与创新德育形式相结合原则。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感
做好“三德”工作。即:学校干部修政德,教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的“三德”。
1、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继续于9月实施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规范班主任队伍;二是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开展骨干班主任培训,选拔优秀班主任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级培训与研修培养,发挥骨干班主任的专业引领作用;四是加强《班主任手册》使用的管理,促进班主任工作管理的规范化;五是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在制定评先评优、培训提高、表彰奖励政策时向班主任倾斜。班主任工作的论文、著作及开展示范活动等,享受与其他相应成果同等待遇。
2、加强德育导师队伍建设。要以推进和完善“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契机,建立健全德育导师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扩充导师队伍,激发工作热情,提高育人成效。
3、加强心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重视把心育课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上好心育课作为青年班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重视引导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的运用心育技术,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大力推进微笑,让微笑升华阳光心灵。 微笑是一种亲切的语言,它可以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一缕柔和的阳光,温暖别人,明朗自己;微笑是一曲无声流淌的的音乐,能调节紧张的气氛;微笑是心灵相通的七彩阳光,可融化你心中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灿烂。老师的笑容是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宽容。教师要把美丽的微笑留给健康成长的可爱的学生。
(二)以德育活动为载体,提高质量
1、强化行为规范。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的基础道德。继续开展“三管十不”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各校要根据本校的活动方案,将行为规范养成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深入开展以“讲究卫生、不乱吐乱扔;举止文雅、不喧哗打闹;语言文明、不污言秽语;文明乘车,主动让座不抢座;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爱护公物、不乱涂乱画”六项基础文明习惯为内容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把文明行为习惯落实到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从规范每一个细节开始,点点滴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强化爱国主义。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广泛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中秋节、国庆节、春节,“一二•九”纪念日等契机,通过班(队)会、参观爱国主义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读书活动、举办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同时,要重视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爱国主义内容,积极开发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
3、开展道德实践先进典型活动。各校要利用9月20日的“公民道德宣传日”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发挥道德实践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及时树立并宣传学生身边的学习典型,倡导广大学生学习身边人、关注平凡事,强化道德实践的内驱力。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引导,努力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4、加强责任,培养健康人格。深入落实xx市局“关于中小学推进责任的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责任落实工作,充分利用校会、班会、黑板报、展板、橱窗、电子屏幕等阵地大力度宣传责任,组织学生有效开展责任活动,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让责任内化为学生的积极行动。
责任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负责。学会负责,就是使学生有责任感,对个人的行为和后果负责,对父母、他人和集体负责,树立远大理想,对祖国负责,对人民负责,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把责任融入于学习、生活之中,培养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意识和精神。
5、开展诚信、感恩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的诚实守信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做一个诚信人的基本要求。通过“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等系列感恩活动的开展,促进广大青少年养成“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质。
6、加强法制。认真落实“六五”普法工作计划,广泛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知识知晓率;坚持开展“学法守法”专题宣传活动,引导小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守法,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抓好网络文明,引导和学生健康上网,**不良信息;增强**迷信、邪教等不良思想的侵蚀能力,引导学生远离黄、赌、毒、邪。积极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周、宣传月”活动,举行普法知识竞赛、报告会、模拟法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法制的实效性。
九月作为法制宣传月,各校要积极邀请法制副校长,公安、法院、司法、检察院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到学校给学生做法制报告,把法制落到实处。
7、切实加强心理健康,为心理解压,让心理解放。各学校要根据校情实际,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制度,优化心理咨询室建设,上好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课,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话吧、阳光心理”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心理自我调节,从而能够更好地承受挫折,增加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
加强心理健康高效教学研讨,使用好“心理健康读本”,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课堂评优活动,有效提升心理健康质量。
8、加强珍爱生命、安全。开学初,要重点加强师生安全知识。各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安全计划,落实好安全内容,保证每周开设一节安全课,并结合学校实际和季节的变化充实安全内容,要把安全与课堂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队活动及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在全体师生中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要通过平时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紧急状态下的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9、自主、合作、探究意识。“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高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为此,围绕课改,重点培养学生六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一是集体主义荣辱观;二是尊重他人、互帮互助的精神;三是团队合作能力;四是自我约束能力;五是张扬个性、善于表达和表现的能力;六是挑战自我、勇于探究的能力。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