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工作计划5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pUssy 策划书

工作计划有助于更好地管理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工作习惯,提高自律性,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初一生物工作计划5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一生物工作计划5篇

初一生物工作计划篇1

较苛刻,而一般活动简单易行,学生容易做,并且容易付诸实施,因此需布置力争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以利于学习及活动内容的开展。

2、本册教材对人体的基础知识较为注重。章前有引言,章节后又有信息库。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及理解、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而不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每章之前做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章节结束做章节小结回顾,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内容。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做好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应用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本册教材有丰富、色彩鲜艳的插图,对于学生理解掌握课本内容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丰富教材教学法,也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

4、应注重课本中关于科学发现及发展史资料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明确科学发现的方法。从而形成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一般科学探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初一生物应在学习基础、发展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及形成科研意识及科研方法上均有所长进,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1章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二周 第2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三周 第2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3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四周 第3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五周 第4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六周 第4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5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七周 第5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八周 第5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九周 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第6章 免疫与健康

第十二周 第7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十三周 复习

第十四周 复习

第十五周 复习

第十六周 复习

初一生物工作计划篇2

一、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二、学生观现状分析:

初一下学期的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了自己的方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是生物圈中的人,学的是人体的各个系统,与生活密切联系,也让学生对自己身体的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三、学期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能力方面:初步学会生物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等技能和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观点出现。启迪学生进一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四、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生活情景图片化;进一步加强了可读性。

五、课时分配:

本册书需要36课时。

第一章人的由来 5课时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2课时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课时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3课时

第二节人的生殖 2课时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2课时

第三节青春期 1课时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课时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6课时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8课时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课时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3课时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1课时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课时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课时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3课时 第四节激素调节 2课时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课时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5课时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课时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课时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需 7课时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课时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2课时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课时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教师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

七、实践活动的安排:

注重学生的实验与探究的设计和操作,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和作用,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初一生物工作计划篇3

生物教研组本着以学促研,以研促教,教为学服务的研究宗旨,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坚持不懈地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经过不懈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任务,基本上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研目标。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特对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常规,落实教学。

本组在教学上,配合教务处制定了如下教学原则: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手写或电子教案)。认真研究教材,再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现状选择教法,训练学法。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探究教改新模式。

3、作业关:课后习题及练习册及时批改,有针对性辅导,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4、复习关:加强知识整理与归类,注重知识检查与落实。

5、评价关: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机会。

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并记好业务学习笔记。

2、认真开展了专题研究。

七年级课题(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八年级课题(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探讨)

九年级课题(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有效性探讨)

3.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大力提倡组内,校内随堂听课。兴“听课,评课”之

...
《初一生物工作计划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