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制定出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计划,我们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优秀的教学计划,是经过我们认真思考和反复修改后得出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校年度教学计划7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年度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质量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促进法实施条例》为指针,根据集团董事会提出的“育一流人才、办一流学校、作一流贡献”的集团使命和《xx外国语学校“一五”发展规划》,全面探究学校理念文化的实施路径,积极推进“四大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学校品牌,为实现“让世界与我们共同成长”的学校办学使命、“创办属于每个人自己未来的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让每一个人成为创新世界的主人”的培养目标而奋斗。
二、工作目标
1、扎实做好招生工作,确保实现学校规模发展目标:20xx年秋季开学达到1500人,20xx年春季开学达到1600人;20xx年秋季开学达到1800人。
2、抓好教学核心价值的实践,不断推进“让世界与我们共同成长”办学使命的实施。
3、不断美化、亮化校园育人环境,加快“致良知未来学院”场馆建设,推进学校教学设施数字化、人本化、科学化。
4、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加强以“爱”为核心的管理文化建设,形成教职工爱学生、学生爱教职工、大家爱学校的良好氛围。
5、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完善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挑战课程融合发展。
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围绕“发展师生、发展课程、发展世界”的校本教学价值观建构“xx课堂”,努力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初中学生参加启东市统测名列前茅;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竞赛成绩稳居前列。
7、认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全力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接送服务和优质的住宿服务,办好师生满意食堂。
8、切实做好思想道德,确保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无违法犯罪行为。
9、全力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在校安全无事故。
10、坚持健康第一,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方面,学生睡眠时间充足,达到“五项管理制度”规定标准;另一方面,学生体育锻炼充分,小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初中生每天锻炼1。5小时。每名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小学体育达标成绩、初中体育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11、扎实做好稳定生源工作,力争做到0转出。
12、全面做好服务工作,家长对学部满意度达95%以上,对任课教师满意度达90%以上,每学期家长对教师投诉控制在3起以内,无家长投诉学部或学校现象。
13、强化特色项目建设,确保原来架构的特色项目质量不断提升;根据学生成长需要不断增加学生发展需要的项目,例如:学科竞赛、电视演播、“学科+”研学、器乐等。
14、发挥工会职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化娱乐活动,提升大家的业余生活质量,为未婚青年“牵线搭桥”,让他们成家立业。
15、认真抓好学校舆论宣传,小学部和初中部每学年各有2篇宣传稿件在纸媒、3篇宣传稿件在有影响的电子媒体上发表。
16、全面做好疫情和其他流行病的防控工作,确保校园无病毒入侵。
三、核心工作
(一)看得见学生成长
1、好学习:回家主动读书,先作业后玩耍;喜欢探究未知世界。
2、讲文明:讲文明语言,做文明事情;说教师优点,讲学校特色。
3、有学问: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学生学科成绩不断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彰显,且不断走向卓越。
4、会展示:大方地背诗词,诵课文,讲英语,唱歌曲,参加体育活动。
5、爱学校:尊重教职工,喜欢学校;在各种场合对教师和学校进行正面宣传。
(二)留得住家长笑容
1、对孩子的成长满意:能感受到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认为孩子能有这样的成绩都是来自于启外的培养。
2、对教师的满意:认为教师素质较高,能够关心自己的孩子,孩子能遇到这样的教师是家庭的福分。
3、对学校的服务满意:认为学校能够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孩子在启外将来有出路,家长有面子。
(三)经得起社会考验
1、选拔性考试成绩受到社会认同:学生综合素质高,且参加各级各类考试成绩优异,上四星级高中的人数多,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同。
2、学生到其他学校读书仍然卓越:学生离开启外,尤其是到普通高中就读后,仍能够有突出的表现,得到其他学校教师的认同。
3、教师和他校教师相比素质优异:教师综合素质高——乐奉献,爱学生,会,擅教学;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其十分崇拜。
四、具体措施
(一)发展教师
1、在理念践行中促进教师发展
理念就是生产力,决定教学方向。启外践行的校本哲学是“成长”——以成长为价值取向开展活动。目前,学校已围绕成长,建构了自己的理念体系,希望广大教师努力践行“成长理念文化”,在成长理念文化的实践中让自己获得更好发展。
2、在爱生实践中促进教师发展
爱生即,即爱生。启外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应是服务者,服务好“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服务好家长是我们的职责。对学生的服务内容是“满足成长需要”,服务方式是“爱”;对家长的服务内容是“需要”,服务方式是“主动提供”。小学部每个领导和教师要关心3个需要关爱的“问题生”或“学困生”;初中部按照导师制方案要求,关爱每一个学生;高中部也实行导师制,让每一位教师带3—4名学生,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导师。关爱内容:学生道德品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以及行为习惯。关爱标准:学生喜爱老师和学校,所关爱的学生不流失。关爱要求:懂爱——懂得集团领导对我们的关爱和家长对我们的敬爱;施爱——向学生和学校付出自己的爱;自爱——珍惜自己的名声,用出色的成绩证明自己的卓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懂爱、施爱、自爱”,便会在“爱”中得到更好发展。
3、在课程架构中促进教师发展
引导教师研究每个儿童需要的课程: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成长需要,我们要为其需要建构课程。义务阶段国家法定的基础课程不能增减,必须严格执行;发展兴趣的拓展课程和开发潜能的挑战课程,教师应借选课机会对学生兴趣和潜能进行充分了解,引导他们乐于学习自己成长需要的课程。应该说,了解儿童需要的过程,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引导教师研究学科拓展再构的课程:《义务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中明确提出“跨学科融合教学”“大单元整合教学”。这一教学思想本质上便是通过“学科+”方式来实现。“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内融合、学科+学科、学科+生活(世界)、学科+科技、学科+基地。“学科+”“+什么”“怎么+”关键就看教师建构课程的能力。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通过开展“学科+”课程的再构,便能使自己获得更好发展。
引导教师研究自己个体发展的课程:“三人行必有吾师”,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说每个人都是课程。从实践层面看,教师可能是多门课程。在学科课程教学和拓展课程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发展个体的“特长课程”,只要是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便可以开设这一课程。在个体课程的学习、建构过程中,亦能让自己获得更好发展。
4、在教学改革中促进教师发展
引导教师用校本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启外的“教学目的”是“三个发展”:即发展师生、发展课程、发展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师生”是为了育人,“发展课程”是为了探究未知,“发展世界”是为了改变社会。启外的“教学定义”:教学是师生参与课程建构的实施过程。也就是说,教学不只是教师教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