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7篇

时间:2023-10-19 作者:Fallinlove 策划书

一个细致的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我们工作的时候避免遗漏重要的任务和细节,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主动性,确保任务得到及时完成,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7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3)生物课。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升初一的过渡期,学生初步接触生物,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初中生物的进一步学习,而有些学生对生物则不够重视,不了解学习生物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该如何学好这门科目。存在的问题:初中生物语学习中,学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一步一个脚印的认真学习,提高生物成绩。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出处: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教材特点:

(1)体现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2)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避免从理论到理论,所以课本设计图量大增。

(3)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课本中涉及许多进一步探究)。

(4)作业题加强引导学生的知识的总结、巩固、迁移和发散思维。

(5)设置课外阅读栏目,渗透“sts”教育,扩大知识量。

(6)文字表述亲切,力求通俗、准确、生动。

(7)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本册书选编内容为3个单元,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由1章内容;第2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由2章内容组成;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的能量”,由4章内容组成。共计教学32课时。

2、教学内容分析:本册书由三个单元组成,共分七章,这七章主要有两个部分的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是第两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讲述“生物与环境”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物与环境”主要学习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科学探究的方法五节内容;前四节侧重于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生活的环境,描述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从而辩证地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后一节侧重于学习常用的实验仪器如显微镜,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整个章节的学习过程中,贯穿着观察、调查、测量、模拟等科学探究的活动。“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主要学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两节内容。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统一到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中,统一到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本章继续加强科学探究的训练,重点安排一项科学调查:调查一个生态系统,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科学调查的一般过程。在结合diy中的剪拼生态系统模式图和制作生态瓶,使学生更好理解生态系统。

第二部分是第三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讲述的是“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和“能量与呼吸”。“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主要学习饮食与营养、营养物质的作用、合理的膳食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主要学习食物链和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主要学习的是有机物从哪里来和绿色植物从土壤中获得什么;“能量与呼吸”主要学习的是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四、新课授课方式:

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分析、合作、自主学习、讨论等学习方式;附加教师讲授、讲解、学生上网查找等方法,适实采用多媒体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插图、探究活动、动手实验及资料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交流讨论。

2、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获取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

六、作业设计

预计作业16次,知识题型1-2个,能力题型1个,创新题型1个,考练2次,每次考试时间1节。

七、培优扶困措施

运用单元小结复习,采用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单元学习了哪些生物知识及基本技能及知识应用在哪些方面。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3课时

第二章探索生命3课时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课时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4课时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10课时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7课时

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

...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