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规划,确保每个任务都能够得到妥善的执行,工作计划通常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年度健康促进工作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年度健康促进工作计划篇1
为了进一步完善辖区健康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与健康促进活动,广泛普及重大传染病和常见、多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普及科学就医知识,增强社区居民科学就医意识和能力,培养科学就医行为,引导公众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广泛开展辖区20xx年健康中国行—科学就医宣传,提高辖区居民群众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现结合地区工作实际,制定街道20xx年健康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健教组织领导,巩固完善健康网络
各社区、各单位要加强对健康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健康组织机构,做到人员、设备、经费三落实,避免健教专干流失、脱岗。健康与健康促进工作要以街道健康领导小组为中心、社区健康工作为骨干、行业单位为依托,不断巩固和完善街道、社区、单位三级健康网络,进而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健教知识的知晓率
各社区、各单位要密切协作,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健康,结合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4.7世界卫生日、4.25全国预防接种日、爱国卫生宣传月、5.31世界无烟日、6.26国际禁毒日、10.8高血压病日、12.1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等各大节日,通过张贴标语、上街宣传、悬挂横幅、宣传展板、散发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居民开展健康咨询及宣传活动。坚持做到每2个月更换一次健康知识宣传栏,加强卫生防病常识的宣传活动,逐步提高辖区居民的自我保健和健康防护意识。
建立和完善健康信息平台,以短信等形式传递预防保健、传染病防控等健康知识信息,增强群众防病、保健能力,以期实现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三、发挥医疗单位优势,做好健康培训工作
各医疗单位要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培训,做好一年二次以上单位健康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健康专干自身健康能力和理论水平,组织专干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掌握信息传播,交流健康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地区健康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各医疗单位要按照要求开设定期更换内容的健康专栏,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活动,并做好健康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普及卫生科普知识,增强公众防范应对能力
加强社区健康网络与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网络的联系、融合、协作,共同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实现资源资料共享,优势互补。组织网络专干、重点人群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的健康与健康促进工作,广泛普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结合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加强控烟宣传,昭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进一步做好地区控烟宣传和创建“无烟单位”工作,建立单位、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控烟健康体系,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吸烟危害健康认识,对居民广泛开展控烟,做到办公室、会议室、公众场所有明显禁烟标志,努力落实禁烟制度。指导“无吸烟单位”要保管好创建档案资料,并严格按照无吸烟单位标准继续做好工作,巩固控烟成果。
加强对社区、单位工作人员控烟知识培训,讲解吸烟危害身体的原理和如何采取有力的戒烟措施,吸烟的同志在做好自身戒烟的同时,也要做好他人的劝烟工作,不吸烟的同志要积极监督,帮助吸烟的同志做好戒烟工作。充分利用健康、宣传栏、宣传单、控烟海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从而使广大群众自觉抵制烟草危害。充分利用5.31世界无烟日、6.6禁毒日等重大活动,大力开展吸烟危害性的宣传。
六、提高群众健康知识,推进健康全面开展
各社区、各单位必须有一名领导分管健康工作,配备专(兼)职人员,把社区、单位作为向广大居民普及健康知识的宣传阵地,开展多种形式、适合不同人群的健康活动,做到有活动计划、内容、效果评估及相关资料,全年开展健康讲座活动不少于12次。所辖区域要设立健康墙报、宣传画、标语、宣传专栏。宣传栏或板报要求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每2个月更换一次,全年出刊不少于6期,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达到健康标准。内容及时更新,以《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为主要内容。通过健康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会演、板报展评、健康知识专业培训、入户宣传、散发资料等形式,开展以疾病防治、养生保健、除害防病、环境卫生整治,控烟为内容的健康活动,确保社区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以上。
七、全面宣传,普及就医知识,引导科学就医
各社区、驻地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网络、电子屏等各类传播优势,通过健康巡讲(包括中医药科普巡讲)、公众咨询、发放印制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科学就医知识,(重点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流动人口、慢性病病人等特殊人群),引导公众形成科学就医理念和行为。通过宣传提高群众就医能力和健康水平,引导群众树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就医理念。定期督导宣传工作。
年度健康促进工作计划篇2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倡导的学校健康新概念。旨在利用学校、社会、环境资源,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知晓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学校环境,不断完善学校素质体系。实施《桐庐县全民健康全面健康行动计划》,以进一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的健康与健康促进工作,县卫生局、县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为保证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到20xx年全县建成30所“健康促进学校”,进一步推进学校卫生工作和素质工作,其中20xx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所学校。
二、组织管理
健康促进学校的推广工作由县卫生局和局统一领导,承担全县健康促进学校的指导和培训工作,组织县级督导和对健康促进学校的县级初评。并由桐庐县健康所负责全县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的日常管理。
三、组织实施
(一)创建学校的确定
1、健康促进学校必须是无烟学校,达到无烟学校的标准,创建期间学校未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流行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重大伤残或死亡等意外事故。
2、申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学校必须在每年的2月底前向桐庐县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抄报县健康所。今年的创建请于6月10日前上报。申报学校经认定后正式纳入创建管理,接受县、市、省各级技术指导、检查、评审和复查。
(二)创建
1、建立创建组织。学校作为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的基本单位,应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的学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由教务处、总务处、校医室、骨干教师、共青团少先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