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结合实际的工作能力所写的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地掌握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测和应对政策变化,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区2023年综治工作计划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区2023年综治工作计划篇1
为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具有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干部队伍,根据《县综治干部培训制度》,特制定我乡20xx年度综治培训计划。
一、培训重点
各参治单位专抓综治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般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二、培训任务及内容
对参治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需要的合格领导干部,主要内容及时间、人员安排: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20xx年3月,由召集培训。
(二)党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20xx年4月,由负责。
(三)科学领导和现代管理知识,20xx年5月,由召集培训。
(四)法律知识,有关业务和接待知识,20xx年6月,由召集培训。
(五)中、省、市、县各项综治文件精神,20xx年8月,由召集培训。
通过培训,使参治单位干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知法、懂法,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
对参治单位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的培训。时间:20xx年3月、7月、9月、11月分别召集培训1次。培训单位:乡党委、政府,主要提高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对新业务知识的学习了解,改进工作作风和掌握所需要的业务知识。
三、培训纪律要求
1、培训人员提前15分钟到场,综治办工作人员负责监督签到,主讲应提前5分钟到场。
2、因故无法按规定参加培训的,需提前把请假条交到乡综治办,由综治办主任批准。
3、培训前准备的资料,培训时须做好记录。
区2023年综治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为宗旨,紧密结合教育实际,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研究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实行“一岗双职,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工作责任体系,切实维护学校师生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平安校园的长效工作机制,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减少师生违法犯罪案件和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校风树立、师德学习,努力实现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工作原则
综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齐抓共管和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严格科学的管理结合起来,要在进行治安秩序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建立整治和管理并重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工作重点和措施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治理难度大。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本着“预防为主,有案必纠”的原则,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校的安全稳定,关系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把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健全责任体系。建立校长包学校、学校中层干部包年级、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坚持“一票否决制”和“四不放过”责任追究制,强化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办公会议,研究、部署、分析和解决一定时期内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广泛开展和谐班级、和谐文明部门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活动要做到“五有”,即:有创建机构、有活动方案、有长效机制、有活动资料、有活动效果。
4、强化校园安全基础保障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校园安全基础保障,提高校园治安防范工作能力。
一是增强治安保卫力量。进一步按照综治委有关要求,调整和充实学校门卫力量,落实24小时校园封闭和校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班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并建立相应保障机制。
二是提高技防水平。利用一定资金完善校园重点部位监控和报警系统的建设,并做好技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确保其正常有效工作。同时,要切实将人防与物防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学校安全。
三是建立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积极主动联系县相关综治部门,协调公安、交通、卫生、消防、工商等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活动,重点治理“小卖部”流动商贩、网吧、游戏室等非法经营和打击校园周边骚扰学生的“无业游民”,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周边治安环境,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生命安全。
5、认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一是饮食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要加大对水源、食堂监管检查力度和密度,保证食堂的卫生安全和饭菜价格;二是校舍设施安全专项整治。要认真落实上级政府、部门有关校舍工程要求和会议精神,特别是要做好危房校舍及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严防校园师生伤害事件和不稳定事故的发生;三是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健全消防安全的长效机制,加大对防火安全的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四个能力”建设活动,全面提高消防安全工作水平。要加强校园用电设施的改造,及时更新陈旧老化的电线、电缆等设施,坚决取缔学生宿舍内的违章用电。要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做到安全疏散通道畅通,安全疏散出口标志齐备、有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四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定期对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员进行检查,严防超员、超速、酒后驾驶和非法营运车辆接送学生。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常识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违法行为的习惯。
6、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纪律教育、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生安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二是通过法律进校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开办板报、橱窗、广播等形式,在师生中大力普及法律法规以及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水平。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做到责任到人,快乐施教,严格管理,有效防范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发生。紧紧围绕“六五”普法、“安全教育日”、“综治宣传月”、“交通安全日”、见义勇为主题宣传活动、法律进校园、“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教育,大力开展“平安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