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定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工作的进度和节奏,及时调整和应对变化,制定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协调,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特殊工作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特殊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树爱心,转观念,积极探索
特教与普教一体化的形式,推进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特殊学生的各项能力为教学的工作中心,以服务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管理规范为依托,继续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课堂为突破口,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力提升特殊质量。进一步细化学校内部的特殊管理,围绕“和谐、发展、共享”的,结合随便就读教学工作,促进学校教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优化形成随班就读学生的育人环境,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
2.形成有利于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良好的学校育人机制;
3.建立灵活、高效的特殊学生课外辅导保障机制。
4.形成关爱全体学生的良好校园氛围。
5.提供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相关咨询。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1.坚持每学期两次的的教研学习时间,做到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并组织好学习心得交流,切实提高师德素养与业务修养。
2.积极参加市级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进一步增强指导、服务技能,提升工作水平。
(二)加强管理,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1.编制随班就读工作计划,为从事一线随班就读工作的领导、教师提供指导性的、可操作性的信息,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效率。
2.完善以特教中心为核心的特殊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加强过程化管理,有效地组织学校特殊教学,促进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资源教师团队和随班就读师资队伍的.建设,逐步培养随班就读教学骨干教师。
(三)加强研究,努力提升工作实效
1.建立并完善小学阶段特殊学生发展的规划,让特殊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的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本学期特殊教研工作将围绕“和谐、发展、共享”的为切入点,对特殊学生教学内容实施进行有效的指导,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发展。
3.深入了解并参与学校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作为学科教研的重要方面,帮助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校教研组发展。
(四)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1.开展现场指导式培训。经常深入班级,与教师作面对面交流、沟通。通过指导备课、诊断课堂教学、与教师一起研究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制定,不断促使教师形成特教专业化的技能。
2.借助平湖市特殊指导中心这一优势,为特殊儿童、家长、教师提供特殊咨询、康复服务,充分发挥学校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优势点。
(五)搭建平台,提供学习交流机会
1.开展特殊案例评比,为鼓励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提高特殊教学的实效,进一步巩固特殊成果,推广特殊教学经验,更好地推动学校特殊的发展。
2.随班就读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更大的心血。我们应该坚持加强研究,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力争形成独特的随班就读工作新路子,让他们建立自信,感受成功,获得尊重,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特殊工作计划篇2
特殊是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特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推进公平、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山西省特殊提升计划(20xx—20xx年)精神,学校结合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和课程改革,强化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权益。现将学校开展特殊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和县城关小学位于正大街育才巷38号,是一所六制六轨省级义务阶段示范校。学校占地面积7490m2,建筑面积3347m2,现有教学楼2幢,行政办公楼一幢。现有教学班30个(附设一个特殊班),特教班于20xx年9月成立,教师1名,现有学生9名(其中3名随班就读)。
二、主要措施
“一人一案”建立情况
我校做好特教学生的信息采集,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登记、建档,确保生源信息准确无误,做到残疾学生“一人一案”。
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普及率情况
学校认真做好义务的宣传工作,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残疾儿童少年家长,让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是法律赋予法定监护人的.义务,通过大力宣传,学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普及率达到85%,保证到20xx年底视力、听力、智力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教师编制和待遇落实情况
学校特教班师生达到比1:3以上,专职教师50%津贴等政策落实到位。
资源教室建设情况
我校积极主动向上级领导汇报,共争取资金3、3万元,资源教室正规划建设,计划配置学生康复器材、体育器材、教学设施设备等,为特教班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班就读工作开展情况和送教上门工作开展情况我校接受每一位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对确实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学校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三、存在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学校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康复器材配置不足,技能训练基地、手工制作活动室空缺等。
2、专用教师配置空缺,教学工作开展没有专业教师指导,教学活动开展举步维艰。
3、学生属弱势群体,基础差,自理能力差,教师工作压力大,需配置专职生活指导教师。
四、今后工作打算
1、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改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
2、加大校本教研,探索切合学校特殊的新路子、新方法、新对策,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3、实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向培养,努力提高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幸福明天作奠基。
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变普校教师为特教学校专业教师,更好地为特殊工作做奉献。
小学特殊工作计划篇3
为进一步组织实施好该项工程,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结合我校留守儿童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全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抓落实。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使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建档率均达100%;
2、创造“多方合力”的保障机制,促使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以优越的条件,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4、形成“三线相交”(家庭――学校线、课内――课外线、教学――活动线)的策略,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