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协调工作任务,提高协作效率,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管理人员工作计划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管理人员工作计划篇1
一、品质方面
1.持续现场原有品质管理规定,同时针对性:创新铣床、钻床的品质控制方法建立技工、组长责任品质管理规定。
2.强化生产品质数据的收集:
2.1制程不良品数据的统计,表单表格化建立建全。
2.2报废品数据库统计,及时展开过程管理,有效的异常回馈机制。
2.3全检退回品:漏工序、错工序的数据库建立,针对高频率不良加工工序的操作方法标准的建立建成。
2.4客户投诉:收集xx年度投诉资料,建成档案做案例分析,每周对案例的培训教育及考核。
2.5改善现场部品的标示,建立标准化搬运作业方法,取料方式及加工流程的区分管理。
2.6成立班内品质改善小组,负责品质异常的追踪,处理结果。建立品质检讨管理作业办法。
二、效率方面:
1.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利用现推行的绩效奖惩管理作业办法,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阶段性的提升效率。
2.模治具的改进,每周召集技工检讨针对现有模治具的改善提案,每周改善一件并提交。
3.生产辅助工具的使用管理、控制,化减少缺料所产生的滞工现象。
三、5s方面:
1.各区域标识的明细化,合理摆放物品,重新规划部品物料区域,物品识别的细分、
细划。
2.责任点责任区的建立,落实每位员工的5s责任,并将责任人标示于所负责区(责任者与监督者)
3.每周定期对车间现场的5s检查,同时列出检查项目,依项目检查。
4.收集不符合事项,对不符合登记,个人累计达5次以上的义务打扫洗手间一周。
四、成本控制:
1.作成生产辅料最小使用量,控制生产辅料及劳保用品的用量,并依规发放数量进行发放。
2.五金工具类的管理作业规定,作成产品加工使用量,按规定的使用,不符合时追究责任。
3.油类的使用作业规范作成,对漏油,散油的防止措施,控制油的使用量。
4.其它各项资源列表管制。
五、人员士气方面:
1.高效合理奖惩制度的执行与维护管理规定的可持续性,修订完善管理秩序。
2.定期对员工的培训:(品质意识、工作责任、工作态度、生产常识、工作职责等)
3.定期召集员工与技工的工作关系研讨会。
4.作业流程,操作方法的作业教育培训。
六、其它各项工作方法的学习,管理方法的实践与导入。
管理人员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效率优先”的原则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以落实推进___年八道江区的“教学十项工作”为中心,细化教学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以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细化教学研究的主题、创新教学研究的模式、推进我校“问题教学研究”的进程,扎实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我校的办学声誉。
二、工作目标:
1.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2.夯实并细化教、科研工作,尤其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设立双周教研日,从而拉动科研的方向。
3.全面深入课堂,加强九年级平行推进的监控与管理。
4.改进八年级两级分化现象。
5.加强七年级学科的衔接和各班级均衡发展的管理。
6.加强学籍和档案的规范、科学管理。
7.科研工作和师资培训工作要加强计划性和有效性。
8.加强新、老三室的利用率与规范管理。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1、加大上学期修订的有关《备、教、批、考等常规教学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这些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2、夯实并加强集体备课的细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本学期设立单周集体备课日,并对集体备课制定出相应的《集体备课制度》加以具体的约束和奖惩要求。集体备课日的具体设置为:
每月单周周二至周五为集体备课日,备课的时间为两节课。
周二下午是语文组,负责人为陈平、赵光荣。
周三下午是数学组,负责人为王永发主任。
周四下午是英语组,负责人是单丽华主任。
周五下午是理化生組,负责人是王霞主任。
周二上午政史地組,负责人是杨福荣主任。
周三上午是体音美組,负责人是姜秀任。
上午的备课时间是三四节课,下午的备课时间是七八节课。
(二)、加强学科教学的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质量监控与分析。
1、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本学期仍然要不断加强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调研,与教师一道深入课堂,研究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反思、效率的“分子”的提高策略,使课堂教学向着集约、创新、高效的轨道不断运转。
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80节(含上课节数)。
2、为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等的提高。各年级主任要调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参与教学管理的微观管理,把单元过关、章节检测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好月考工作。
七、八年级本学期搞好两次月考一次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九年级搞好3次月考工作。具体为:
七、八年级:第一次9月26、27日;第二次11月14、15日。
九年级三次月考:第一次9月27日;第二次11月15日;第三次12月27日。
七八年级思品、历史、地理、生物同时纳入月考检测,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教务处要组织好每次的检测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改善不足,促进提高。
(三)、突出抓好九年级毕业班的平行推进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确保在___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提升我校在河口片的办学声誉。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课堂授课质量的监控。
主管教学领导和主管九年级领导在现今上级部门对延长课时时间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严控情况下,我校应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加大深入九年级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与教师一道研究九年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教学校长本学期九年级听、评课不少于30节;负责年部教学的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
2.加强边缘生的潜力挖掘。
①树立边缘生的信心;
②加强对边缘生的学法指导;
③挖掘边缘生的非智力因素;
④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
⑤抓家校结合。总之挖掘各种潜力提高边缘生的成绩。
3.加练习题的精选控制。练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对习题要精心筛选或设计,力争同学科的练习题是学科教师共同协商的成果。
4.九年级本学期进行三次月考:第一次9月27日;第二次11月15日;第三次12月27日。
每次月考要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与总结,为下段的教学提供经验和改进措施。
(四)、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深化片区联研活动。
本着“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四个促进”的原则,开展各级各类的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转变教与学的角色理念,深化我校“问题教学”的教学研究的进程,力图在各学科教学研究中,①做小做细学科教研主题;②做活做新教研模式。从而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