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编写工作计划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工作风险和资源需求,有了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监控员2024工作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监控员2024工作计划篇1
一、教学质量监控及监控的目的:
所谓教学质量监控,是指监控组织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教学工作质量、教学成果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教学行为及时调控,以稳定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新形势下,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基于此,我校树立“教学质量生命线”的意识,并积极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行之有效的教学监控措施,实施教学质量的三全管理,有力地促进和保证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系:(基本思路)
1、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等;
(2)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实施、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等;
(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优秀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等。
2、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教导处、教研组及教师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3、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
(1)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
(2)教学督导监控一-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
(3)调整控制方法——根据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进行及时的调控。
4、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1)教学研究制度
(2)听评课制度一-行政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及同行相结合的听评课制。
(3)学生评教制——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4)教学常规制度(涉及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等环节)。
监控员2024工作计划篇2
一、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事故预防工作,防止发生事故,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现制定安顺客运公司gps监控室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1、认真负责对公司所属范围内的车辆gps系统进行监控。对车辆的意外事件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
2、当班后立即对公司所有车辆车载终端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扫描,其后每隔2小时检查一次入网车辆车载终端运行情况,对连续4小时没有信息回传的终端进行排查处理,对确认终端出现故障的,及时通知车辆到指定地点检修终端。对不听指挥的报公司进行处罚。
3、综合整理当班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在次日报公司领导。
4、监控中出现车辆超速警情时,立即向该车进行电话警告,若车辆经警告后不减速且持续超速行驶3分钟以上的或当班运行累计报警3次以上的视为严重违法超速,做好记录报公司进行处罚。
5、当车辆出现超员情况,立即向该车发出警告,经警告后不听劝阻仍坚持超员营运的做好记录报公司进行处罚。
三、认真做好gps监控记录,并在gps监控记录本上签字确认。公司实行gps监控值班责任制,即谁值班、谁监控、谁签字、谁负责。
四、为确保gps监控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每月不低于三次对gps监控员值班情况进行检查,公司领导每月不定时进行抽查,并根据当日gps监控工作记录,对gps监控情况进行检查考
核,确保gps监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检查发现当班gps监控员脱岗、离岗及不认真执行gps监控管理制度,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罚。
五、gps监控员日班、夜班及节假日值班均按照gps值班制度执行,恪尽职守,监督车辆安全行车。
六、认真执行本年度制定的工作计划,落实每一项计划任务。
监控员2024工作计划篇3
1.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工作(以下简称监控工作)遵循风险分析和预防原则,通过抽取能反映进出口食品风险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的样品,对风险项目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系统和持续地收集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为全面评价进出口食品安全水平和变化趋势,做好进出口食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进出口食品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为提高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进出口食品贸易顺利开展。
2. 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工作指南》(以下简称《监控指南》)是监控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工作,适用于年度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以下简称年度监控计划)的制订、实施及监控结果的应用。
3. 术语
3.1 风险项目: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危害因子。
3.2 年度监控计划:为执行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工作所制订的年度抽样、检测等具体实施安排和要求,分为《总局监控计划》和《直属局监控计划》。
3.3 监控产品:列入监控计划中的进出口食品。
3.4 监控项目:列入监控计划中规定判定标准的风险项目。
3.5 监控样品:检验检疫机构按照监控计划抽取的官方样品。
3.6 监测项目:监控计划中未规定判定标准的风险项目,用于收集监测数据,评估食品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3.7 检出结果:监控样品中监控/监测项目含量超过检测方法测定低限(loq)的检测结果。
3.8 判定标准:监控计划中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的指标(如mrls, mrpls等)。
3.9不合格结果:不符合监控计划判定标准的检测结果。
4. 工作依据
4.1中国与输出/入国(地区)政府签订的与食品相关的双边协议、议定书或备忘录。
4.2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的要求,包括强制性标准以及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规范性文件。
4.3 进口国(地区)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4.4 参考国际标准。
5. 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包括五个部分:主管部门、监控秘书处、监控工作专家组、基准实验室、执行机构。组织机构图见附件1-1。
5.1 主管部门: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工作。
5.1.1 组织制订并发布年度《总局监控计划》。
5.1.2 组织完成年度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报告,并通报相关部门。
5.1.3 组织对基准实验室进行认定、考核和动态管理。
5.1.4 对监控秘书处、监控工作专家组、基准实验室和执行机构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5.1.5 收集和发布国内外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制定和采取有关重大的控制措施。
5.1.6 组织对国外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体系的考察评估;接受国外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体系的考察评估。
5.2 监控秘书处:主管部门指定设立的,协助主管部门处理日常监控工作的办事机构。
5.2.1 协助主管部门制修订年度《总局监控计划》。
5.2.2 负责监控结果的收集、汇总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检出或不合格结果。
5.2.3 起草年度监控报告并提出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