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定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工作计划,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段,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师个人成长工作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个人成长工作计划篇1
新学期又开学了,为了更好的进行本期个人工作,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更新观念,以《纲要》和《规程》为指导,自觉遵守园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保教工作方面:
1、继续深入学习《纲要》,并根据〈纲要〉中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2、在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结合主题加强环境与教育的互动与结合。
3、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幼儿想说、敢说,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按时完成本园的教学任务,及其他工作安排,让幼儿在愉快游戏中学习,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5、抓好幼儿日常生活常规工作,在各项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立能力,让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保健方面:
1、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开展体育游戏、户外体能活动,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2、合理安排幼儿
在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四、家园共育方面:
1、充分利用晨间接待和放学的短暂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在家长的配合下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利用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电话以及家庭短信箱等途径,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3、家访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耐心听取家长合理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幼儿,使幼儿的健康成长!
教师个人成长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重要路径。通过开展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强化体育认识,养成锻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一代新人为己任。确保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的落实。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活动要求
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学校有评比
四、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教室领导
五、具体安排
(一)具体分工和安排:
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由韦校长总指挥,由体育组、教导处、各班协调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其各职责是:
1、教导处负责时间、课程安排。
2、体育组负责活动安排与技术指导,负责器材发放,负责督查活动开展、评比及学生考勤评定。
3、体育教师负责体育课的教学活动。
4、各教室领导和相关老师负责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记录学生锻炼、出勤的考勤情况。
(二)活动锻炼时间:
1、体育课一二年级每班每周安排4节,三四五六年级每班每周安排3节。
2、大课间活动时间
10:05——10:30
3、课外活动
一二年级每周每班1节,三四五六年级每周每班2节。
(三)体育活动要求、评比与活动内容:
1、活动要求
活动时,教室领导,跟班老师,体育老师及时组织学生到达活动场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项活动。活动时教室领导要全程跟踪,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
2、评比办法
课外体育活动每学期评比一次,评比等级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学生个人的出勤率纳入期末考核。
3、课外体育活动评比标准:
(1)优秀标准:
①教室领导重视,能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各项活动;
②本班学生出勤率达到98﹪(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
③有活动记录和活动总结;
4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秩序井然。
(2)合格标准:
①教室领导重视,主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②本班学生出勤率低于98﹪(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
③做好活动记录和活动总结;
④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秩序较好。
(3)不合格标准:
①教室学生出勤率低(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
②无活动记录和总结;
③不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或秩序混乱。
4、活动方法及内容:
大课间活动:
(1)夏秋两季,全体做广播操、素质操和跳绳,由体育教师指挥,每位教师分配到班,指导检查学生活动。
(2)冬春两季,全体做广播操、素质操、跳绳和跑步,由体育教师指挥,每位教师分配到班,指导检查学生活动。
体育活动课:
(1)拔河比赛,以教室为单位,以年级为组别,为了安全起见,一个轮次的比赛,可以间隔几天举行,采用淘汰制和循环制相结合的方法。决出1,2,3名,给予奖励。
(2)篮球比赛,以教室为单位,以年级为组别,为了安全起见,一个轮次的比赛,可以间隔几天举行,采用淘汰制和循环制相结合的方法。决出1,2,3名,给予奖励。
(3)学生独自活动项目,以篮球、排球、踢毽子、花样跳绳、羽毛球、乒乓球、跳皮筋等为主。
教师个人成长工作计划篇3
一、自我认识
工作20年来,我的教学经验增长了不少,但在教学研究上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成功学的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缺失。平时思想上有惰性,读书不够多,对教育名家及名著的了解少,不能很好借鉴、运用一些名家的教法及观点解释教育现象。写作水平亟待提高,因为很少能抓住教学灵感等写出高质量的教育随笔。
二、成长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专家型教师。
三、具体要求:
(1)教学方面
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观摩名家光盘,汲取名家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得到县级教育领导认同。细而言之,认真备好每一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积极开设校级以上公开课,积极参加优课评比或基本功比赛,争取获奖。
(2)教育科研方面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完成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新教育实验子课题《理想课堂建设》的结题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撰写有质量的教学论文。坚持写教学反思、随笔,争取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
(3)学习方面
定期阅读《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等刊物,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学习心得。
(4)师德方面
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注重自身的修养,发挥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学会用心爱护学生,用民主和智慧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肯定。
四、实施措施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信念。每天分时段读书,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扩大读的范围,可以读先秦诸子、古代文学、教育名著、教育刊物、教材等等;形成科学合理的读书方法,在追求量的同时发生质的变化,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水平。
2、立足课堂实践,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从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处请教,从名家光盘里学习,从市区名师中汲取,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
3、学会反思,形成创新的工作局面。坚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出不足,积极客观地面对,辨证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