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工作即将开始,大家一定都及时制定工作计划了,总之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份较为详细的工作计划,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七上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上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着力加强新课程的教学过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探索;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引导全组成员对新课程标准、中考的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新老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备课组的建设,加强与xx中学等多所学校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参加全市、全省的初生物教研活动,提高全组的教研能力,创建和谐、务实、高效、开放的特色备课组
二、工作内容和目标(教学、教研和课外活动安排、学科竞赛活动安排、青年教师培养、备课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计划完成质量预期等)
1、构建和谐的备课组:开创协作、爱岗敬业、互相支持的组内风气。提高每一个老师的德育素质;敬业爱业、增加事业心和责任感。
2、创建专业的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进行学科教学管理、提高老师业务水平,狠抓常规落实,强化教研。积极开展备课组内与教研组内的教学研究课,参与省级教研课题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营造开放的教研组:加强与专业机构的沟通与联系,把专业请进来,逐步形成开放的课堂和开放的备课组。努力营造相互学习、更新观念、创新提高的教研风气。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讨论和研究,解决带有普遍性的和倾向性的教学问题。
4、初三生物实验考查,争取a率100%。
三、学情、教情分析(学生、自身及备课组特点)
初一是起始年级,人数多,班级多,生物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所谓的副科,既好奇、又不重视,每个老师所教班级多,与学生交流就减少,作业的落实是最大的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班级学习不平衡,成绩差距大,如何提高落后班级的成绩,落实是关键。
初一备课组有老教师3人,年轻教师2人,其中3人担任了班主任,1人是办公室主任。专业配置合理,是一支能打硬仗的教学队伍。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如何落实课后作业,都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研究的课题。
四、工作目标完成措施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每个教师依据教研组与备课组的教学计划,制定出具体的学科教学计划,使生物教学有序进行。
2、落实教学常规:
①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思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资料、统一考试;
②教师备课:一课一案,鼓励年轻教师写详案;备课要突出实效性,力争使教师做到:轻负荷、高质量;
3、上课:重视学生主体作用,50%以上使用多媒体;
4、作业:每两周一次作业检查,全批全改;
5、考试:科学命题,严格监考、认真阅卷、及时反馈。
七上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篇2
为了提高高一的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备课组努力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南,努力推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构建有学科组特色的新课程体系,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使生物教学科研上一个新台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共六大模块,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参照教学大纲,共需36课时,共五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研究元素与化合物、糖类的分类和功能、脂质的分类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类、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生物膜、物质的跨膜运输、酶和atp、色素提取分离、光合作用过程和应用、细胞呼吸、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等内容。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二生物课的学习,对于生物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中考只占二十分,这造成了一种错误定位:生物课不重要,是副科。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最直接的是参加两类大型考试的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占主导地位,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具体措施
1.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江苏省普通高新课程实施指导》为引导,结合科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过程。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2.每周备课组长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训练习题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
3.备课组成员经常参加听课,课后由备课组长主持评课,大家一起反思,提出解决办法,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将发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使得大家的专业水平一次次得到提升。
4.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每位教师认真钻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制作课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5.在教学上,要注意向他人取经学习。珍惜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做到有付出一定要有收获。善于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6.深入开展教学科研,组织开展各类优质课评选活动和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每位老师积极按时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
七上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篇3
一、学情分析
生物虽然是理科学生的必考科目,但也是文科生这学期水平考试的必考科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牢,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以往的知识内容,经常出现遗忘的状态;不过,由于已经是高二下学期,虽然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最少,但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有所增强;其中重点班级比普通班好些,在课堂上能与老师互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理科班教学内容主要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文科班这学期主要是复习必修1至必修3的内容,迎接6月份的海南省水平测试。
选修3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属于高科技的内容,技术复杂且进展迅速,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