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歌的教学反思8篇

时间:2023-01-20 作者:Anonyme 教学文档

老师通过教学反思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相信教师在写教学反思中,都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来改正,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礼貌歌的教学反思8篇,感谢您的参阅。

礼貌歌的教学反思8篇

礼貌歌的教学反思篇1

语文课,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交流的氛围很重要,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谈礼貌》时,感觉自己是和学生交谈着、讨论着、商量着来学习的。在学习第三个故事时,我们谈到了“宽容”,正是总理的宽容才使朱师傅由“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动”,正是总理的宽容简单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矛盾。谈到宽容,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学生和我表演。

师:同学们,当别人无意中伤害你的时候,你会怎样呢?

生:要对别人很宽容。

师:(笑着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当别人无意伤害你时,有三种态度,得理不饶人、沉默不语、宽容安慰。我请一个同学来配合一下。

(学生上台,假装踩老师的脚。)

生:哦,对不起,对不起。

师:(蛮不讲理叉腰),对不起,对不起多少钱?这是我昨天才刷的鞋,你长眼睛了吗?给我擦干净!

(学生笑,学生又假装踩老师的脚,老师白了学生一眼,扬扬手示意对方走吧。)

(第三次,学生假装踩老师的脚。)

师:(搂住学生)到底是好朋友,你太了解我了,我今天正好刷鞋,踩得好!

(学生大笑。)

师:老师要给大家出题了,当一个同学喝水时不小心溅到你桌子上了,你会怎么说?

生:(踊跃举手)我会说,这么巧,我的.桌子脏了正要洗澡。

师:当你回到家感到很饿时,妈妈的饭还没有做好,你会怎么说?

生:妈妈我一点都不饿。

生:妈妈我正好在减肥。(学生笑)

我为什么要安排这个环节?也许有人说这岂不是上成思品课了,我认为语文学习本身就渗透着思想品德的,在这里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达到的目的。

我认为不足的地方:

1教材的把握还有很大的依赖性。

虽然课上得还不错,把握教材也可以,但是我发现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对教学参考书有很大的依赖。有的老师说:“当然要看教参,不然,印教参干啥?”但是过于的依赖也是一种懒惰的表现,钻研能力低的表现。我在这一点上的确欠缺,需要好好改进。

2课上“灌”得多。

感觉还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给学生一个陷阱让学生跳,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发挥出来,思维的训练要加强。

3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努力培养。

礼貌歌的教学反思篇2

古代有这样一句俗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代家陶行知曾说过:“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小孩也能办大事,也能互教互学,自己当‘小先生”’。这两句话讲的都是一个意思: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在教师有效学法指导的前提下,放开手脚束缚让学生自主学习,就一定会取得令人出乎意料的可喜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为前提,通过充分的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以及大胆地展示探究,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够大胆地交流和展示,并且在达标测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如果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那么我教学的这节课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通过反思,总结出以下问题:

第一、合作交流问题设置过细,学生思考问题还是受教师问题限制。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性体验和批判性意见。我的考虑是学生刚刚接触新课堂新的学习方式不久,主动研究自主提问会有一定难度,因此设置的问题提示较为详细。但是现在想来,总不能因为怕小孩子跌倒就让他们永远坐在摇篮里,这样他们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及奔跑。

第二、学生的点评语言较为单一,还是教师在平时重视不够。生生评价也可以起到发现问题、互相勉励、激励提升的作用。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是老样子只是教师评价,剥夺了学生评价的权力,结果导致本节公开课学生虽然表面看起来点评热闹,实则语言单一、枯燥单调,充满重复机械的语言。今后应该注意。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本节课中我还有很多的缺点,但我深陷局中看得并不周全,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还是多多提出我的缺点,我将虚心接受,你们的宝贵意见将帮助我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礼貌歌的教学反思篇3

5月14日上午,我上了《谈礼貌》的第一、二课时,现将两节课一起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好的方面:

1、巧借文本结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本文的三件事例都是分总结构,都是“故事+总结句”,这三件事例是从不同角度全面指出学生该如何正确的礼貌待人。所以,在教学“问路”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读+画+找+读。即:读自然段→画总结句→(根据总结句中的关键词)找出故事中表现关键词的词句→(借助所画词句)有感情读。然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踩裙”、“刮脸”。这样一系列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

2、利用文本,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作为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较多的学习语文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要贯穿于日常教学中。所以,我在平时就很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在这两节课中,我从这些方面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解读课文总分总的结构、选择课文中的三件事例、在事例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动作、神态、语言、心理),这些我都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2)一读书就动笔。在解读文本时,我都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画文中的关键词句,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书上画画关键词句、写写句式置换,写写近反义词。这是我一直都喜欢的一项教学方法。

3、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苏教版课本中有些课文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或结构相同,或情感路线相同,或体裁相同。《谈礼貌》和《说勤奋》体裁相似,课题也相似。所以,一开始,我将两篇课文的题材和课题进行了比较,既复习了旧知,又明确了课文的是说理性的课文。

二、不足之处:

1、应该更好的利用文本,回到文本。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恰当”这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怎样才是“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了一些,但都不是很到位,于是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其实课文中的“刮脸”事例,周总理对朱师傅说的一番话,不正是对“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的最好解读吗?我应该回到课文,让学生读读周总理的话,这样理解“恰当使用礼貌语言”,既利用了文本,又让学习文本有一个整体回顾。

2、有些教学环节过于急躁。在提问学生一个问题后,我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学生。

3、我上的这两节课是第一、二课时。扫清生字读音,应该是一上课在初读时完成。可我却在教学事例“问路”时,才来强调“校场”“校”的音、“离镫”“镫”的音和义。

4、细节上应该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进行了一定的解读,学生的理解也比较到位,但我没有让学生背诵这一段。这一段既是课文的中心段,又对古训进行了清晰地解释,我应该在学习后马上叫学生试背诵,马上将所理解的巩固下来,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

5、学会“偷懒”。有时作为教师可以适当地学会偷懒(这是我的指导老师伍校长教的)。比如板书课题之类的。课题中的“貌”,我在书写中强调了字型和偏旁。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上台来写写或在书上写写,效果会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更有效。

礼貌歌的教学反思篇4

我们经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上,应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

...
《礼貌歌的教学反思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