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

时间:2023-01-23 作者:Brave 教学文档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学计划是很关键的文本,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成长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沪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沪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

沪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

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回忆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生: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师:好,那我们这一节课就继续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下面我们来做两道题

师生齐答。

师:好,大家现在思考这样一道题,它跟我们刚才解过的两个方程有什么区别?

生:多了一个括号。

师:多了一个括号该怎么办呢?

生:去括号

师:那下面我先不说讲什么内容,大家猜一下我们要复习什么知识点?

生:去括号

师:去括号包括几种情况?

生:两种,括号前为正,括号前为负

师:好,我们来看这四个小题,第一个属于第几种?

生:第一种

师:当做谁和括号分配?

生:+1

师:那所以化简的结果是?

生:1+x-y

师:第二题属于第几种?

生:第二种

详细讲解二三四题

好,下面我们就来解一道例题

请四位同学上黑板把步骤补全。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节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又会是哪些?

生:回答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师:好,我们就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来解下面两道题

生上黑板来做

师评价,并让学生讲解

师:下面我们来解两个更复杂一点的方程

3分钟,然后请同学出来展示自己的解法,对了吗?

生:对了

师:请结对的同学举一下手,大多数都做对了,表扬

师:请同学们来思考这样的一个方程应该怎样来解?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说有两种,分别说出想法

师: 我们来思考这道题怎么来解?怎样来列方程?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回答有多种列法

师生共同探讨思考题怎样来解,学生给出解法

四、总结反思

师:.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有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师:今天的作业是

1.课本102页习题3.3第1、4题

2.配套资料相关练习

去括号和去分母(2)

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解方程时有括号一般要先去括号,请问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要点?

生1:不要漏乘和注意符号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做练习(5分钟)

师:时间到,请xx来展示你的答案

师:嗯,做的不错,同学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ok,表扬大家,请同学们再来看问题2,请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顺流的速度和逆流的速度,3分钟

师:时间到,请前后桌相互交流,请一个同学代表自己组发言(学生讨论较激烈)

生:等量关系:甲码头到乙码头的路程=乙码头到甲码头的路程,即:

顺航速度x_顺航时间=逆航速度x_逆航时间

顺航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逆航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师:对了,表扬。请同学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出来,时间是5分钟

师:时间到,请xx同学来展示你的解答

生:迅速用投影展示

师:同学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再来看问题3,请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时间是3分钟

师:时间到,请前后桌相互交流,请一个同学代表自己组发言,(学生讨论较激烈)

师:时间到,请问“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是什么意思,x个螺钉要配多少个螺母呢?

生:生产的螺母的数量是螺钉的2倍

师:好,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作,请xx同学出来黑板上做。

一名学生到黑板做例3(做得很好)

师:同学们看他做得好不好,你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下这两道题。时间8分钟

然后教师巡堂

师:时间到,请xx同学吧自己做的投影给大家看看

师:他对没有?

生:对了,

师:你们的呢?对的请举一下手。不错,表扬大家。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我们继续挑战,请继续下面的练习

学生很快做完,

请学生出示答案

师:这节课已接近尾声,我们学了那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生1:水流问题中,顺水和逆水的速度怎么求

生2:我理解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是什么意思,

生4:我还学会了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水流问题和配对问题

师:同学们讲的都非常好。运用题,我们首先审清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据都表示什么,再利用公式找到等量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去解决。今天的作业是

1、预习问题和例4、例5

2、学习辅导

现在是不是感觉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去括号和去分母教学计划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沪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2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什么是方程的解。

1、认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符号化的方法

2、结合从实际问题中得出的方程,学会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思想。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展示问题:

问题1:世界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只蓝鲸重124吨,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一吨,这头大象重几吨? 问题2: 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湖有多远? 地名 时间 王家庄 10:00 青山 13:00 秀水 15:00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用算术解法,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算术方法:(124+1)÷25=5(吨)方程方法:可设大象重为x吨,则124=25x-1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解释说明。问题1的算术解法:(50+70)÷2=60(千米/时) 60*5-70=230(千米) 问题1用算术法较容易解决,但问题2却不容易解决,这样产生矛盾冲突,使学生认识到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 示意图有助于分析问题。

二、寻找关系,列出方程

1、对于问题1,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是x千米,则: 路程 时间 速度 王家庄-青山 王家庄-秀水 根据汽车匀速前进,可知各路段汽车速度相等,列方程。

2、比一比:列算式与列方程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简便?

3、想一想:对于问题1,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根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你认为列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分析各路段的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学生思考回答:

1、王家庄-青山(x—50)千米,王家庄-秀水(x+70)千米。

2、汽车以每小时(x-50)÷3千米的速度从王家庄到青山;以每小时(x+70)÷5千米的速度从王家庄到秀水。 让学生体会: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数,而列方程解题时,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

三、定义方程,建立模型

1、定义:(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练习一: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 ”.

(1)1+2=3 ( ) (4) ( ) (2) 1+2x=4 ( ) (5) x+y=2 ( ) (3) x+1-3 ( ) (6) x2-1=0 ( )

练习二: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那么依题意得到方程:_________.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修检

...
《沪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