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凭借准备好教案,能够更好地根据实际状态对教学进程进行规律调整,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湘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课文写的是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留下了各自的脚印,好像在画着竹叶、梅花和枫叶。不仅蕴含着动物脚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显示出丰富的想像力。从表现形式来看,课文的前两节结构相同、语言相似,后两节又稍有变化,便于学习,又不显得呆板。
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应该说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分识字能力,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自主识字,但对个别学生而言,则放低要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脚、印、留、对、狗、齐、全”7个生字。认识“月字旁”。描写“脚、狗、齐、全”4个字。
2、背诵两句句子。
3、正确地朗读课文。
4、知道小鸡、小狗、小鸭脚印的形状是不同的,对动物的脚印感到好奇。
重点难点:
读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文章的内在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仔细听,认真看,说说你听到、看到了一些什么?用一二句话说说。
2、出示课题:45脚印(生字上标注拼音)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了解“印”的笔顺。
(4)读课题。
3、猜一猜,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
二、整天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字形。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脚留下、对、齐声。(生字上注拼音)
(2)交流识字的方法。
(3)读课文。(个别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除了这些你还了解什么?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2)提供开头,用一小节说说课文的内容。
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
2、读课文,你觉得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脚印之后,认为自己怎么样?它们当时的心情怎样?
3、试着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小动物的情感。
4、媒体出示小猪、小马、小猴的脚印,说说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后,它们又会说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四、复习巩固,拓展阅读。
1、叫号游戏。(复习生字)
2、读一读,连起来说一说。
(1)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脚印像枫叶。
(2)雪地上小动物,个个像小画家,他们的画儿真有趣。
五、学习“月字旁”
1、还有哪些字带有月字旁,你觉得这些字一般与什么有关?(身体的某一部分)
2、示范“月”的写法。
3、描一描,写一写“脚”。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这是一篇有趣的知识性童话。课文中的小猪因为迷路,向乌龟和象问路,虽然它很有礼貌,但是在称呼上出了问题,结果闹出了笑话。小猪是根据乌龟和象的身体大小来决定称呼的,乌龟小,它称弟弟;小象打,它称爷爷。这种思维如果用在同一种动物身上,基本上是正确的,但类推到不同的动物就错了。简单的类推,正是孩子思维的特点。
课文短小、生动,主要由小猪先后同乌龟和象的对话构成。对话中有问有答,行为规范,充满情趣。小猪先称呼后提问,非常注意礼貌,两次问尽管内容都是关于到蘑菇村去的路,但句式又有不同;乌龟和象对小猪的错误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前者为之不满,后者感到可笑。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欲比较强,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好,独立识字的能力较强,但有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记字朗读方面,速度慢,遗忘率高。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猪、迷、今、爷、认、知、关、急、”9个生字的字音。认识部首“反犬旁”。正确描写:“猪、今、认、关”。
2、正确朗读和积累8个词语。
3、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在此基础上,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重点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猪、迷、今、爷、认、知、关、急、”9个生字,并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按字形结构,分类识记。积累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3、初步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常识,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小猪图: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小动物,它是——小猪。
2、(学生字:猪)认识反犬旁的字。
3、交流。(适当板书)
4、知道书写:“猪”
5、出示课题:小猪问路(读课题)
6、质疑。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小猪向谁问路?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交流并板书。(乌龟、大象)
3、看书再听课文录音,识记课文中的生字。
4、自学字词。
(1)自由轻读课文,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巧记生字、词语。
(4)全班交流。
5、巩固识字,游戏。(“认认猪宝宝“)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1、带着问题:小猪怎么问路?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生字回到课文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进一步巩固复习了所学的生字。同时让学生边读边划边思,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
2、交流并板书,知道读句。
(1)“乌龟弟弟,到蘑菇村该走那条路?”(突出小猪疑问的语气)
(2)小猪这样称呼乌龟对吗?(不能光看乌龟个子小,就称它弟弟。)
(3)“你叫我弟弟?”“我今年98岁了,比你爷爷年纪还大呢!”(突出乌龟不高兴的语气)
(4)知道朗读小猪和象的对话。(不能光看象的个子大,就称它爷爷。)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吹、泡、没、重”四个字,注意读准前后鼻音。
2、能正确认读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练习拼读音节。
3、读儿歌能大致了解儿歌内容;朗读时能努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复习笔画“卧钩”,了解“心、鱼”的笔顺,并能在田字格中认真描摹着两个汉字。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吹、泡、没、重”四个生字。
2、能认读复韵母ang、eng、ong、i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会看图拼读相关音节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引入:(出示螃蟹吹泡泡图)
师:图上有什么?谁能有一句话把图上的内容说清楚?注意发言时声音响亮让大家都听清。
2、出示课题:35吹泡泡(chui、pao、pao)请助拼音把课题读准(自由练拼指名拼读齐读课题)及时评讲:拼读时是否做到声音响亮,发音准确。提醒学生注意“chui”是翘舌音。
3、了解“螃”字的结构拼读它的音节。
(1)出示螃蟹图及词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读词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
(2)分析“螃”的结构,练习拼读“螃”的音节。
二、读儿歌了解内容,学习生字、拼音
1、听课文录音。
师:先来听听录音,你们要边听边记:小螃蟹是怎么吹泡泡的?怎样吹,泡泡才能满天飘?(再听一遍,努力记住!)反馈:同桌之间把记住的内容告诉对方。
2、朗读儿歌,学习生字和韵母。
(1)师生互动读、同桌配合读
师:原来,小螃蟹只有——生:不轻(qing)不重(zhong)小心(xin)吹,
师:才能——生:吹得泡泡满天飘。(同桌互读)
(2)学习后鼻韵母ingong
师:“轻”和“重”是一对反义词,在儿歌中指的是小螃蟹吹泡泡用的力气有大有小。
(师指到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