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小伙伴们肯定要经常性地做教学反思,完成教学反思能够增强老师的教学科研意识,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言漏教学反思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言漏教学反思篇1
有效的课前、课后参与,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开阔空间,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更接近,令其鲜活、充满吸引力,从而使学生更加爱学语文。在《语言的魅力》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便充分发挥了课前、课后参与的优势。对于“魅力”的理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查字典,固然是一种理解词义的办法,但是能背词义的孩子并不一定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魅力的事物随处可见。因此,在课前,我请同学们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你认为有魅力的事物。于是,学校、公园、街道……便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上课了,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认为什么最有魅力。问题刚一提出,一双双小手便迫不及待的举了起来。有的说祖国美丽的河山最有魅力,有的说优秀的电视节目最有魅力,有的说我讲的课很有魅力,还有的说,学校里贴的环境警示语最有魅力……在他们描述的过程中,“魅力”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包容着孩子的情感的具象的事物。还用背词典吗?孩子们正在用他们的眼睛发现“魅力”,用他们的心灵感受“魅力”,用他们的语言表达“魅力”。事实上,在一些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能从标语、警示语、文章中去寻找“魅力”,这说明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在这个基础上,我很容易便由此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课文学完,我并没有急于收兵。有句话说的好:“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课堂上,学生从课文的描述中深切的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那么,能不能让学生从被动的感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创造者呢?生活中到处有有魅力的事物,生活中也需要有魅力的语言。于是,我创设情境,请学生为插图配上有魅力的警示语。在我的建议下,同学们四人一组,开动脑筋,每人都想出至少一条认为有魅力的警示语,而后小组讨论,通过修改、筛选,确定出本组认为最有魅力的警示语在全班交流。
大家互相启发,别看他们只是些10岁左右的孩子,设计的警示语可非同一般。“花草无语,人应有情。”对仗工整,告诉人们要爱惜花草;“滴答滴答,时间匆匆走过,一去不复返;滴答滴答,水滴默默流走,再也不回头。”告诉大家要像珍惜时间那样珍惜水资源。
这一句句有魅力的语言充满了智慧。见到学生兴趣浓厚,我乘胜追击,布置了一个特殊的课后参与作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警示语宣传卡。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忙开了。有的负责设计,有的搞绘画,有的书写,有的上色,忙得不亦乐乎。终于一张张精美的警示语宣传卡被展出在教室门前的展板上,吸引了众多老师、学生和家长前来观看。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同学们还评选出了本次活动中最有魅力的宣传卡。那张卡上,一朵朵鲜花绽放着笑脸,绿油油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跳着欢快的舞蹈。前面一个警示牌上醒目的写着:“贤人免进”。下边一行小字:“贤人,指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你想做贤人吗?”多么富有创意!正是丰富多彩的课后参与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潜力不断的得到激发,从而真正的会学语文、活学语文、乐学语文。
语言漏教学反思篇2
幼中班半日活动安排
一、 来园活动
1、亲切接待每一位幼儿,师生互相问“早”
2、带领早来的幼儿给自然角换水。
二、 游戏与生活
早锻炼
自选室外活动(塑料圈、高跷、皮球、沙袋等)
1、幼儿学习一物多玩法,重点指导幼儿单脚跳。
2、鼓励同伴间交流、互相学习。
盥洗(洗手、喝牛奶)
1、洗手前将袖口卷起来,注意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能较快的喝完自己一杯牛奶,最后用纸巾擦嘴。
升旗、早操
1、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到做操的地点,不大声吵闹。
2、提醒幼儿有精神有节奏地做动作。
三、 学习活动
活动名称:图形找家
目标:
1、能根据形状、颜色标记对图形进行双维排列,
体验给图形定位的法方法。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准备:不同形状、颜色的图形若干、底板人手一份重点:学习按二维特征找相应的“家”难点: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流程:
导入活动观察特征幼儿操作延伸活动引起兴趣图形找家识别图形拼拼玩玩
活动环节: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老师:“今天,有许多图形娃娃来我们班上做客”
逐一出示各种图形,幼儿一一说出图形特征。
老师小结
(二)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双维特征
1、老师出示一张底板 :“最上面一排是形状标记,最左边
颜色标记,中间格子是图形片的家”
任取一张图形,提问:
“ 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
“它的家在哪一格?”
2、老师示范在形状和颜色交汇处找家(反复提问,强调)
再取一片图形与幼儿讨论,怎样来找家。
3、请个别幼儿练习,其余幼儿检查他送得对不对
边送边说如“蓝色的长方形我送你回家”
(三)幼儿操作、巩固,帮图形宝宝找家
老师巡回指导、检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帮图形找到家的,提醒幼儿用语言来讲述
自己的操作过程
(四)延伸活动,合作拼图
老师:“图形宝宝找到了家真高兴,现在请小朋友动脑筋给
图形宝宝拼一幅好看的画”
四、 运动与生活
体育游戏
活动名称:套圈比赛
目标:
1、幼儿练习快跑,增强腿部力量。
2、提高幼儿身体敏捷性。
准备:塑料圈人手一个,场地布置(小椅子)
重点:套圈的方法
活动环节:
1、幼儿自由玩圈,引导幼儿多种玩法
对有创意的玩法及时向小朋友介绍,相互学习
2、集中幼儿,老师介绍游戏名称“套圈比赛”
交待玩法:幼儿分成五组,每队排头幼儿听到信号,向前快跑至圈内从头至脚套出,放回原处,继续向前跑绕过椅子,原路返回,依次接力,先跑玩的一队为优胜队请二名幼儿示范,强调规则:套圈时从头至脚的顺序
3、幼儿进行游戏,老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4、讲评,小结。
自由活动:小便、饮水
区域活动:
美工区:剪剪贴贴、撕纸、玩泥
益智区:按大小给数字排队,拼图、图形找家
建构区:搭积木
生活区:分豆豆
语言区:认读汉字“爷爷、奶奶”等
晨会“保护眼睛”
午餐:
1、提醒幼儿吃饭时不要东张西望,安静进餐。
2、保持桌面清洁,饭后不忘漱口、正确擦嘴。
语言漏教学反思篇3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知识性儿童小诗。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文字浅显,文笔优美。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两班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通过感情朗读,读懂诗歌内容,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2、读写结合,模仿课文仿编诗歌。
教学中主要体现两个理念:
1、落实朗读训练,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过程中感悟语言,体会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
2、注重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诗歌写作上的特点及形式,指导学生仿写,给学生创作写作的平台,使其思维得到拓展。
教完本课,我觉得自己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闪光点是:
1、转换语言文字的叙述形式。小诗中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文字更加充满童真童趣,更加接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我则调动孩子们一起将小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改编。如小诗的第七小节“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我示范给孩子们可以这样改编文字:“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金鱼身体上的鱼鳞,你们知道我还有什么作用吗,那就是我可以
...